第四百四十章 著名老丈人駕到(第2/3頁)

眾人吃了幾碗酒,坐在主位的虎刺勒忽然放下筷子,還長嘆一聲。

“我等廝殺漢並無所長,唯有一身武藝,今日為國禦敵,才到此處。

高都部署為契丹大軍所困,有旦夕之危,恐怕別說渾酒瘦羊,就是一碗粟米飯也吃不到了,我等卻在此置酒高會,心裏實在不忍。”

聽到虎刺勒這麽說,符彥卿的心理特別難受,因為他可是高行周的摯友,平日裏兩人在軍中也是並稱。

只不過他有一點不明白,虎刺勒為什麽要把他們召集起來,還要說這些話?

因為在場的軍官,除了他符彥卿以外,其余都只能算是中級軍官。

放到後世來說的話,差不多就是營長到副團長這個級別的,這個級別的軍官,肯定是管不了景延廣等高層之事的。

而且就算是要挑撥軍中將領不滿,為張大王敗壞石重貴形象,這是不是也太早了一點?

不過話說到這兒了,符彥卿也覺得虎刺勒可能是想通過這事兒,樹立自己忠誠為國的形象。

不過,符彥卿有這份認識,是因為他是武勛世家出身。

但其他如藥元福、潘環、王周等人就純粹是廝殺的武夫,心裏沒有那麽多彎彎繞繞,聽見虎刺勒這麽說,一個個對著景延廣破口大罵。

因為與契丹開戰這事兒,就他媽是景延廣惹出來的,而到了現在,高行周被困戚城,景延廣不發兵救援不說,還敢阻塞軍報。

虎刺勒看了一眼,眼見符彥卿沒有說話的意思,他只能咳嗽一聲,把事情挑明。

“冠侯公乃是天子至交,如今景延廣阻塞言路,天子在深宮之中,恐怕還不知道外面發生了什麽事情,公可以率領我等向天子進言嗎?”

符彥卿的字很有意思,叫做冠侯,用這兩個字做字號,一般人可不敢用,因為怎麽看,都能讓人想起冠軍侯。

所以符彥卿每次聽到別人鄭重的叫他冠侯,哪怕已經四十多歲,心裏都還是忍不住泛起一絲絲的漣漪。

符彥卿和石重貴的關系確實很好,但那是建立在以前石敬瑭尚未反唐自立為帝的時候。

當時石重貴不過是石敬瑭的義子之一,還不是很得寵。

而符彥卿的父親符存審原本叫做李存審,是李克用的十三太保之一,死後追封為秦王的。

可以說是石重貴當年,想法巴結符彥卿來著。

而到了現在,石敬瑭過世之後,只留下了一個一歲多的幼子,讓石重貴撿了個便宜。

石重貴如今當上了天子,就不是很願意再與符彥卿這種老朋友相聚了,因為那會讓石重貴想起當年身份低賤的不快往事。

所以符彥卿緩緩地搖了搖頭,他艱難的拒絕道:“如今景延廣、馮玉等人聖眷日隆,某不過一個左排陣使,要去向天子進言,恐怕也輕易入不得宮。”

聽到符彥卿這麽說,其他人倒沒覺得什麽,因為這確實是實情。

雖然大家都很同情高行周的遭遇,對於景延廣不管不顧,怨言頗多。

但要讓他們冒著得罪景延廣的風險,去向石重貴進言,卻也是不太願意的。

不過符彥卿話音剛落,就有一人從後堂奔出來,眾人擡頭一看,正是高行周派人從戚城沖出來的部將高超,原來是被虎刺勒給藏了起來。

高超睚眥欲裂的看著符彥卿大聲吼道:“某素來認為,今澶州諸將,唯有符排陣使是英雄也!

若是連你都不救我家都部署,還有何人可救?

忠誠為國,難道就該死於契丹人刀劍之下嗎?”

藥元福等人看見高超出來,盡皆默然不語。

他們不過是一些中級軍官,連一鎮節帥都沒有做到,手下並無多少士兵,在景延廣面前也沒有牌面,就是想去救也救不到。

不過,符彥卿被高超的言語一激,當即長身而立。

“你高超休要用言語激我,天子與景延廣那裏,某確實無能為力,但高都部署是國之重將,他忠勇抗敵我不能置之不理!

某麾下尚有數百符家兒郎,願與高都部署同生共死,諸將在此,誰願與我渡河去救?”

虎刺勒和虎廣的眼神中,同時升起了敬佩之意。

契丹人八萬大軍圍攻戚城,雖然說這八萬人不可能全部擠在小小的戚城外,而是分布在戚城以北的各個城鎮。

但戚城的當面之敵,也不會少於三萬,而且必然是契丹軍中的精銳。

這符彥卿竟然要以幾百騎兵前去救援高行周,在大部分人看來,這就跟送死沒什麽區別了。

所以雖然符彥卿說的慷慨激昂,藥元福、潘環、王周、薛懷讓等將也面有愧色,但還是不說話。

別開玩笑了,讓他們為了此事冒險去得罪景延廣他們都不幹,怎麽會跑去形同自殺一般的救高行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