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賞善罰惡張菩薩(第3/5頁)

而我陽妃谷,西營河與洪源谷部就有戶一萬九千余,口十一萬余,只要此三谷部願意追隨軍使,嗢末六谷歸漢,就成了!”

沈知海非常興奮,但明顯兒子沈念般有不同看法,他撇了撇嘴,有些欲言又止,但最後也沒說。

不過張昭看見了,沖著沈念般點了點頭,“念般有話就說,無需顧忌。”

見張昭同意了,沈念般不顧父親的眼神,沖著張昭拱了拱手說道。

“實際上軍使現在已經不需要計較六谷部誰投靠不投靠,因為軍使自有五千天兵,如今又有萬五丁壯在手,皆按軍旅整編完成,發給刀槍就是一支勁旅。

他們多是本地人,強者許以高官厚祿,尋常人等以金銀賜之,命他們為先鋒,六谷部何人敢當?棄械投降還來不及呢!”

“哈哈哈!果然是少年英雄!”張昭大笑了起來,這沈念般竟然看到了張昭的殺招在哪,有點意思。

不過他能看得出來,其他人相信只要不瞎,一定也能看得出來了。

“沈翁,某觀令郎定非池中物,不如就到某身邊,做個小校吧!也可傳書至六谷各部。

各部驍勇多智的少年健兒只要願意,都可以到河西節度衙門和歸義軍中效力。”

沈知海點了點頭,他知道張昭是要雙管齊下,一邊籠絡住六谷部築城的丁壯,一邊招攬六部英豪健兒,只要這兩樣到手,六谷部就沒跑了。

“聽聞下月二十二是軍使生辰,不知此言是否為真?”眼見自己提議張昭並未采納,沈念般又問起了另一件事。

“沒錯,屆時某家就年滿二十有四了。”張昭有些感慨,穿越而來的時候二十歲都沒到,如今已經快二十四了。

沈念般羨慕的眼睛都紅了,張昭也就比他大五六歲,但是兩人成就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了。

“既然如此,屆時涼州內外修繕一新,軍使大可以慶祝生辰為名,邀請各部首領頭人至涼州,再建一批宅邸賞賜,邀請他們入住,此輩眼見涼州繁華自然樂意。

若有三兩不樂意之人,量他們也不敢反對,至於征召不至者,當發大兵剿滅,震懾群小。”

張昭聽完,連連點頭,沈念般與他的想法又一次不謀而合。

他作為歸義軍使占據涼州,生辰相邀,若有人敢不來,那就有出兵的理由了。

若是來了,醇酒美食,豪門大宅,寶馬香車一上,勢必要讓他們留在涼州多盤桓些日子。

等到各部首領再回到部落,張昭早就大勢已定,他們只能選擇臣服。

想到這裏。張昭擡頭對沈知海說道:“令郎大才,此計可行,不如就由沈翁牽頭。若是能促成此事,陽妃谷沈家當為嗢末六部之首。”

……

就在張昭與沈家父子商議的第二日,涼州城南門昭武門就已經修繕完畢。

超過一萬名丁壯在此勞動僅僅二十余日,就完成了最為復雜的南門修建。

本來張昭是想每一日就給丁壯們發放役丁錢,結果這個工作量太大了,不得不變成在南門修建完成後,統一發放。

修好的昭武門外,丁壯們按五百人一都,整整齊齊的站在了涼州南城門樓下。

經過這些日子的相處,丁壯們已經完全信任了歸義軍,更是對張昭萬分景仰,稱呼都直接變成了法王菩薩。

在被征發徭役的時候,所有人都沒想過他們不但能吃飽,還能吃的比平時都好,丁壯營的燉羊肉更是成了所有人的最愛。

此時他們的心情,與剛剛征發而來時,已經完全不同。

他們已經習慣了在歸義軍各階將官的指揮下勞動,原本面黃肌瘦的丁壯們,一個個也變得強壯了起來。

甚至其中很多人,甚至想著是不是可以繼續能跟著歸義軍做事,繼續享受這樣的飯食。

役丁錢是張昭親自發放的,每人每日才兩個銅板,挪到後世也就是十塊八塊的。

這樣的工資,後世資本家看到了也得直呼內行。

但是在這個時代,能吃飽,有病能治,住宿的條件還不差的保障下,居然會有役丁錢,已經震驚的他們說不出話來了。

以往服徭役,十人去七人回乃是常態,但這次除了幾個生病的人之外,完全都沒有沒有任何一人死於勞累過度。

發役丁錢的時候,張昭還是有些心疼,因為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下去,修繕完涼州和涼州五堡,以及姑臧、神鳥兩縣,估計要花費四十萬貫以上。

但他同時又覺得非常值得,一萬五千丁壯中,六千余人來自嗢末各部,六千余人來自涼州周圍的漢人和其他民族。

張昭只用了四十萬貫,就收獲了他們全部的效忠,有了這些人在,嗢末六部的首領也必須要跟張昭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