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暴利(第3/4頁)

眾人便都看向周舉人:“還請賜教。”

“收糧!”周舉人咬咬牙道:“市面上本沒有多少糧食,現在最大的變數,卻是太平府運來的糧食,咱們只要收糧,就能維持住糧價。”

此言一出,那王錦駭然:“可是……可是……誰曉得這太平府有多少糧,再者說了,現在的糧價……可是高不可攀啊。”

這王錦的話,說來也可笑,說到他家囤積的糧食時,卻擔心現在糧價跌了三成,日子要過不去了。

可一說到收糧,卻又能將糧價高不可攀的話脫口而出。

且這話說出來,居然沒有人認為有違和感。

高賣低賣,從中牟取暴利,歷朝歷代都是如此,對他們而言,本就是應該的。

周舉人道:“你難道不看邸報的嗎?”

“邸報……”王錦一愣。

周舉人道:“這邸報中,太平府那邊,已經提倡節約糧食了,由此可見,這太平府……一定也是缺糧了,只是……張安世這個人,歷來喜歡出風頭,所以想借此機會,顯現出他能為君分憂而已。且他要賑濟的地方這麽多,開封一地,能有多少糧?只要咱們收了去,那些好吃懶做的刁民,也就無糧可用,自然而然,糧價才可維持住。”

“這……”有人覺得這話在理,卻仍帶著幾分猶豫。

不過,王錦卻有些擔心:“這會不會是太平府欲擒故縱的把戲。”

收糧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銀的,王錦自然會小心一些。

周舉人道:“太平府那邊,也有一些消息,說是確實在太平府,許多商行開始節約用糧了,似乎……還引起了不少的爭議,這應該不會有假,那張安世最喜收買人心,用一些小恩小惠,好掩蓋自己的狼子野心,斷不會在太平府惹出民怨……”

王錦等人,面上陰暗不定,似乎也開始思索起來。

良久,王錦道:“那錦衣衛押運的糧,也肯售賣我們?”

“只要價錢合適,不怕不就範。”周舉人從容不迫地道:“當初官府賑濟咱們開封的時候,那些官府的賑濟糧,不也第二日就出現在了各家的糧店了嗎?朝廷如此,錦衣衛又能好到哪裏去?”

他顯得自信滿滿。

王錦等人點頭,道:“也只有這一條路了。既如此,咱們各家需同舟共濟,咱們想辦法,收糧。”

一切議定。

隨即,便有人暗中開始接洽太平府的人員。

對方倒也幹脆,糧也可以賣的,不過卻需比市價高兩三成。

詢問到對方有多少糧時,對方只笑而不語。

不過此等事,王錦人等,其實早已熟能生巧。

每次賑濟,官府和朝廷的欽差大抵都是這樣接洽,只要價碼足夠,不愁走不通。

於是……眾人開始籌措銀子。

而後便有一袋袋的糧,連夜搬往各家的谷倉。

到了次日,錦衣衛繼續發放粥水。

不過對於周舉人和王錦等人而言,他們是很理解的,這錦衣衛奉命而來,就是表面功夫也總要做幾日,倒也不必擔心。

不只開封,幾乎各府縣,大抵都是如此。

許多人悄咪咪地請這錦衣衛的人去,暗中勾連,彼此攀親。

與此同時,錦衣衛的快馬,幾乎日日夜夜都從四面八方,不停地將奏報送往棲霞。

在棲霞,長史府招徠來的一批書吏,幾乎瘋了似的不斷地計算每日送來的糧食數目,以及糧食售賣之後所得的銀錢。

這絕對是暴利。

糧食的價格,直接是七倍起售,而且連零售都省了,刨除去運輸和損耗的成本,還有少量施粥的糧,這利潤,也在四倍至五倍左右。

張安世此時的樣子,就像是一只掉進了米缸裏的老鼠,眼眸閃亮閃亮的,唇角勾著怎樣都止不住的笑意。

看著這些應接不暇的奏報和數目,他真是樂開了花。

只是,其中卻也出現了不少問題。

於是盡情地高興過後,張安世便讓人將朱金和陳禮等人叫了來。

瞪大著眼睛,劈頭蓋臉的就罵:“西安的糧怎麽還沒有運去?還有……洛陽那邊怎麽回事,怎麽還沒有人接洽來購糧?那洛陽的糧價,都快跌去一半了。”

“對了,最新一批的糧,要盡速運去,大家都售賣了糧,手頭的糧食,若是不夠施粥,可教流民們怎麽度日?再者說了,本王還有許多糧要賣呢!”

頓了頓,似乎想到了什麽重要的事情,眼珠子一轉,隨即便道:“對啦,教人在棲霞鬧一鬧,就說百姓們沒糧吃了,咱們太平府,居然還拿糧去賑濟其他的府縣,鬧事的人,要選好。”

“棲霞鐵坊是不是有一個刺頭……啊……不,有個工友叫陳六的?這家夥當初因為有同伴工傷,還曾帶人大鬧過一場。這人本王看可以,就讓他來帶頭,動靜要大一點,最重要是要有氣勢。要讓工友們不要閑著,本王等著看他們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