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逆天(第3/4頁)

亦失哈便道:“奴婢遵旨。”

朱棣旋即嘆了口氣。

過了數日,張安世沒來,一場新的廷議,卻已舉行。

這是因為禮部尚書劉觀上奏,關於鐵路的事。

朱棣振奮精神,至殿中升座。

劉觀奏曰:“江西鐵路的進展,可謂神速,聽聞……只兩月多的功夫,車站便已建成,此番征發民役十七萬,布政使徐奇,更是日夜不歇……臣……卻聽聞,江西各處,聽聞鐵路修建,無不歡欣鼓舞,更有不少百姓,懇請加修鐵路,此時軍心民氣正是可用之時,臣以為,當一鼓作氣……”

他絮絮叨叨了一大通。

朱棣聽到了弦外之音,於是道:“劉卿何不單刀直入?”

劉觀便道:“啟稟陛下,只怕尚還需一些銀兩……只是布政使徐奇,不願繼續發債,平增百姓負擔,是以……”

朱棣聽聞車站短短時間便已建成,四處的路基,也大抵完工不少,心中倒還算寬慰,可聽聞又要銀子,還是心裏悶悶不樂。

朕的錢啊!

可深吸一口氣,畢竟已撥付了百萬兩紋銀。

而且這些年,商行上繳的利潤早已讓內帑的金銀堆積如山。

於是沉吟之後,便道:“那再加一百萬兩,告訴徐奇,既是進展神速,朕不吝金銀,朕要年前見著鐵路貫通,若是修成,則大功一件。”

劉觀聽罷,長長松了口氣,忙拜下叩首道:“陛下體念百姓疾苦,如此垂愛江西軍民百姓,如今又加此恩典,百姓若知陛下苦心……”

朱棣揮手:“不必說這些閑話了,再告訴徐奇,此事關乎社稷,朕望他能竟全功。”

眾臣紛紛稱頌。

當下不提。

……

右都督府裏。

此時,陳禮將一份錦衣衛的奏報,送到了張安世的面前。

張安世看了奏報,眼睛輕輕眯起,皺眉起來。

他又細細看過幾遍,才擡頭起來:“消息屬實嗎?”

陳禮一種安靜地站在一旁,聽到張安世問話,忙道:“已核查過,應該不會有錯。”

張安世深吸一口氣:“這就怪了。”

陳禮不解地道:“不知都督……”

張安世卻只道:“繼續監視,除此之外,抄送一份簡報,送至宮中去。”

陳禮道:“喏。”

張安世站了起來,背著手,來回踱了幾步:“江西那邊,還有一些什麽消息?”

陳禮道:“許多消息都還零碎,不少的流言,卑下還未核實,所以也不敢奏報。只是覺得……有些古怪。”

張安世挑眉道:“古怪?”

“布政使徐奇,確實是殫精竭力,每日都出現在工地上,也修建了不少的鋼鐵的作坊,還讓人開礦,征募了大量的民夫。可是……可是……這些日子,江西卻有不少百姓,或入山為賊,或下湖為匪……”

張安世皺眉起來,隨即道:“這也抄送一份簡報,呈送宮中吧。江西的事,我不便去說,送至陛下的面前,一切自有明斷。”

陳禮拱手道:“卑下遵命。”

……

劉觀興沖沖地來見朱棣,這些日子,他心情一直很愉快,作為禮部尚書,可謂是位極人臣,而如今,又得鐵路大權。

只要死死抓住,這禮部的權柄,只怕要不在吏部之下。

至於那戶部……

說難聽一些,將來這戶部手裏流通的錢糧,未必有每年鐵路的錢糧多。

劉觀這一生,很多時候都有這種突如其來的幸福,分明自己什麽都沒幹,可偏偏好運便送上門來了。

他這禮部尚書,如今可吃香不少,大量的職位空缺,無數的錢糧分配,令他一時之間,門庭若市,在朝中的風頭,也漸漸變得開始變得一時無兩。

說難聽一些,從前那些轉運使,一向都是肥缺。可現在,那些都算什麽東西?

將來天下各布政使司和各府的鐵路司、鐵路局,那才是真正的肥差。

手中掌握著這樣多的烏紗帽,他老劉家,只怕很快就要祖墳冒煙了。

此時,他恭謹地朝朱棣行了個禮。

朱棣手中捏著一份簡報,卻是瞪著他,怒斥道:“朕聽聞,江西出了不少匪盜?”

“這……”劉觀萬萬沒想到,陛下此時竟會勃然大怒。

他忙道:“陛下,臣乃禮部尚書,不管匪盜之事,只怕此事,要問刑部尚書金純。”

朱棣氣呼呼地道:“朕是來問你!太平府修鐵路,人人安居樂業,何以江西卻是如此?”

“這……”劉觀有點懵,老半天,他才深吸一口氣,道:“陛下,臣聽聞了一些不好的傳言。”

朱棣道:“你說。”

“聽聞……有人對修鐵路十分不滿。”

朱棣深深地看了劉觀一眼,挑了挑眉道:“你說的不滿之人,是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