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間至寶(第3/5頁)

“去見韃靼汗。”

朱棣噢了一聲,這雖有一點意外,但朱棣還是顯得很冷靜:“韃靼人為了這一次作戰,一定積蓄了許多年的力量,也做好了長足的準備,單憑言辭鼓動,能讓對方罷兵嗎?”

亦失哈道:“這……奴婢就不得而知了,聽禮部那邊傳出消息,安南侯送了什麽價值連城的禮物。”

朱棣皺眉:“什麽禮物?”

“是一個什麽珠子。”

朱棣:“……”

亦失哈道:“不過現在私下裏有人在傳,說是安南侯,在與韃靼人媾和。”

朱棣眼眸微張道:“張安世不會負朕,他這樣做,自然有其道理。”

頓了一下,朱棣又道:“不要理會這些閑言碎語。”

亦失哈道:“是。”

……

那郎中,幾乎是快馬加鞭,一路北上,這一路日夜兼程,等抵達了喜峰口的時候,他整個人,仿佛都已癱瘓了一般。

可內千戶所的人,依舊還是催促他火速出關,不要拖延。

這郎中叫苦,偏偏這內千戶所的人得罪不起。

因為每一次,自己希望停留幾日,稍做休息。

那總旗便會笑吟吟的道:“早些辦完事比較好,王郎中,你也不希望,你在外頭留的太久,你的妻子在家裏擔心你吧。”

郎中聽罷,再沒有什麽話了,心裏除了入這總旗的娘之外,只好硬著頭皮,繼續趕路。

喜峰口的明軍,又加派了一支騎兵保護。

很快,他們就遭遇到了韃靼人的斥候。

聽聞是明使,對方顯然也沒有刁難,而是在保持警惕的情況之下,護送明使團往大漠深處。

只是……這一路走,郎中越發的心驚。

因為……他們去的方向……乃是大寧方向。

大寧原先乃是寧王朱權的封地。

此後,寧王帶著衛隊撤回內陸,這裏……便幾乎當成了對當初參與靖難的兀良哈三衛的賞賜。

也就是說,這該是兀良哈部的領地。

而韃靼人……竟也出現在了大寧……這意味著什麽?

私下裏,這姓王的郎中對著那總旗官道:“要出事了。”

“出事,能出什麽事?”

“哎呀,你是不懂,我乃禮部郎中,且還是負責的是主客司,這裏頭的關系,我最清楚,此番我們腳下乃大寧的草場,這就意味著,這裏還駐紮著韃靼部的軍馬,你想想看,韃靼人可以輕而易舉的在大寧的草場穿梭,這說明什麽?”

“你的意思是……”

王郎中慘然道:“可能……出現了最壞的情況,大寧的兀良哈人,已徹底的倒向了韃靼人。這韃靼人即將要成為整個草原之主,難怪他們敢如此跋扈,你可知道,這韃子一旦凝聚在了一起,便是我大明的心腹大患,哎……失策,失策啊,最可恨的是兀良哈人,他們首鼠兩端,既和我大明互市,對我大明看上去言聽計從,從我大明討了許多的好處去,暗地裏。卻早已和韃靼人勾結了。”

王郎中的判斷是正確的。

因為……他們出現在了大寧城。

大寧城裏……大軍雲集。

王郎中等人,只允許他們在城外駐紮了一日,到了次日,則被人看押似的,帶入城中。

整個大寧城裏,在原先寧王的王府內,一場酒宴,卻已開始。

此時的韃靼汗,乃是鬼力赤,這鬼力赤乃是宮廷政變起家,不過他乃窩闊台庶子合丹後裔,也自稱自己有黃金家族的血脈。

此時,他居於首位,下頭陪坐的,多為太師、太傅。

韃靼人的官制十分混亂,他們的官職,也多是承襲的乃是中原的體系,只可惜……被他們自己玩壞了。

以至於在這韃靼內部太師多如狗,太傅如牛毛。

而至於哪一個太師更有權力,哪一個太傅分量更重。卻幾乎不看官職,而是看他們的各自的部族,是否有足夠的實力。

當然,眼下這太師之中,實力最強大的乃是阿魯台,這阿魯台手中握有韃靼部的幾個部族大權,即便連鬼力赤,也對他忌憚無比。

除此之外,這阿魯台更是兀良哈首領哈兒兀歹的姻親,這一次韃靼部與兀良哈部的合作,也是阿魯台從中撮合。

因此陪坐在鬼力赤一旁的,卻是兀良哈部的首領哈兒兀歹以及阿魯台二人。

鬼力赤為了籠絡哈兒兀歹,便封他為太師王,太師是什麽官職,大家都懂,王爵是什麽爵位大家也都懂,可這兩個玩意縫合在一起,說實話,就有點讓人懵逼了。

“陛下,明使到了。”

鬼力赤雖是大汗,卻也自稱自己乃是元朝皇帝,雖然這個稱謂,連瓦剌人都不承認,更別說大明了。

因此在韃靼部內部,依舊延續的乃是元朝宮廷的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