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功不可沒(第3/5頁)

至此,西洋的僑民大為振奮,幾乎船隊在哪裏靠岸,聞知訊息的當地漢人僑民便紛紛湧來,獻上酒肉,犒勞船隊上下人員。

原本此次出洋的目標,便是古裏。這古裏其實已是天竺的西岸了,幾乎已抵達了漢人所認知的最西之處。

按照原本的計劃,抵達這玄奘法師記載下的古裏之後,船隊就應該返航。

可誰曾想到,因為鄧健提供的海圖非常詳盡,以至於這一次出海十分順利,鄧健建議船隊繼續西進。

對此,鄭和沒有異議,當下繼續揚帆,一路至忽魯謨斯,也就是波斯灣一帶。

抵達此之後,鄭和登岸,了解風土人情,此時返航已經在即。

可鄧健卻與鄭和進行了徹夜的密談。

二人在寶船的船樓中,此時二人膚色都已古銅,即便是他們,因為海中航行的辛苦,也都清瘦了不少。

鄧健道:“此番幹爹回去,請給我帶一些口訊,有太子殿下的,也有張公子的,還有……我在京城有一個侄兒……”

鄭和很有氣度,喜怒不形於色。

不過今日,見鄧健臉色怪異,他感覺到鄧健的話,更像是遺言,於是道:“你……不打算返航嗎?”

“我無一日不想返航。”鄧健眼淚婆娑地道:“所以這沿途,咱才沒有告知幹爹這一樁心事,現在返航在即了,咱思來想去……覺得即便此時回去,也不會有人怪罪。”

“可是……”鄧健艱難地接著道:“可是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此番我隨船隊來,還有一件大事。”

鄭和對鄧健是十分欣賞的,不只是鄧健為人實在,二人雖然是臨時拼湊起來的‘父子’,可他能看出鄧健一路的盡心盡力。

而且鄧健獻上的海圖,也幫了大忙,可以說,此次航行斬獲非常大,原本鄭和預計至少需要三次下西洋才能達到的目標,現在就已成功了。

於是鄭和忍不住道:“你還有什麽事,連我也要隱瞞的嗎?”

鄧健道:“此番出航,張公子吩咐,叫咱……若是條件具備,可繼續西行,說是有一處大島,乃人間仙境,那裏有無數的寶藏,若是能取其一,便居功至偉!”

鄭和皺眉道:“你打算西行?”

鄧健點頭:“兒子想著,就算現在回去,張公子也說不出什麽話來,可思來想去,若沒有他的海圖,又怎麽可能如此順利呢?他的海圖是可信的,既然都走到了半途,若是返航,下一次……不知要什麽時候才能到達這仙島。”

“與其如此,不如去碰一碰運氣,所以……幹爹,這回去的路上,兒子不能盡孝了。”

見鄭和久久不言,鄧健勉強笑了笑道:“姓張的,他真是混賬,他這是將兒子當做牲口來用啊,這一路下來,不知多少艱辛……”

說到這裏,鄧健開始抹眼淚,口裏道:“他在京城裏享福,教咱受這樣的苦,可……可……兒子畢竟是答應了,兒子算過,若是調幾艘快船,挑選一些健康和精銳可靠的水手,預備好足夠的淡水,按著海圖上的方法,順著那海圖上所說的季風和暖流……順利抵達的機會,至少有四成……”

“兒子這個人,伺候了別人一輩子,在京城的時候伺候太子殿下和太子妃娘娘,後來又伺候了張公子那個……”

他本想口吐芬芳。

可最後還是咽了回去,而是道:“出了海後,又一路伺候著幹爹,雖是伺候人,可這都是咱自願的,咱天生就輕賤,能伺候你們,也算是一種福氣。”

“可這一次,兒子想自己做一回主,幹爹有大任在身,不能教整個船隊,數萬人馬一起去冒險,那麽兒子便孤身帶幾艘船去,事情成了,也算不枉來這世上一遭了。若是不成,下輩子投胎,好歹不用做個閹人。有了那話兒,哪怕下輩子還受窮受難,可至少心裏踏實,不像現在這樣子……嗚嗚……”

鄧健捂著臉,開始嗚咽。

鄭和竟沒有勸說什麽,只是道:“最好的船給你,所有信得過的人,你來挑選,補給要充足,淡水一定要帶夠……行船不比陸上,一切都要計算好……”

次日……

幾艘孤零零的艦船,離開了浩蕩的船隊,朝著太陽落下的方向,孤獨而去。

鄧健站在桅杆的瞭望台上,看著遠去的船隊……一時竟是難以淚如雨下,他的眼淚,早就被海風吹幹了一遍又一遍。

再也流不出來了。

……

張安世入宮。

見朱棣的神色很不好。

張安世的心裏便有數了。

雖然自己沒有兄弟,也沒有砍了兄弟的經驗。

可人非草木,孰能無情?

終究再自稱什麽孤家寡人的人,其實也是血肉之軀罷了。

“徐聞的金子……是誰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