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發財(第2/2頁)

利潤,他大抵已折算過了,三百錢確實是微利,可沒辦法啊,他不敢在張安世身上賺取暴利,不然睡不著的啊!

“三百錢?”張安世也有點意外,道:“這樣朱兄豈不是要吃虧?”

“不虧,不虧。”朱金幹笑道:“做買賣嘛,講的是長久。”

張安世便道:“只是我可能一年十萬斤以上的貨,你吃得下嗎?”

“面紗這東西,現在各州府都緊缺,不愁賣的。”

張安世頷首:“還有……就是我希望能進一些棉花來,你那邊有沒有渠道?”

朱金毫不猶豫地道:“這個好說,小人和棉商也有交道。現在外頭的行情,棉價在七十錢一斤上下,當然……若是采購量大,價格可以壓到六十錢,甚至更低。”

“好,這個也交給你。”張安世滿意地點頭。

這個時代,還沒有所謂的規模優勢的概念。

而張安世的王牌就是規模優勢,尋常的棉花商人給人供貨可能是百斤、千斤,價格七十文、八十文都有可能。

而張安世可是真正的紡織大戶,在這個時代,絕對是大規模的生產了,動輒就要拿十萬二十萬斤的貨,那麽棉商就算是六十文,甚至是五十五文的價格也樂於兜售!

原因很簡單,大規模穩定的供貨,減少了大量不必要的售賣成本,而且也大大減輕了棉商們周轉、儲存的壓力。

張安世心情很好地道:“好得很。這樣說來,我們便一言為定了?”

朱金小雞啄米似地點頭:“對,對,一言為定。不過……棉花的事,只怕暫時供應不足。”

張安世便奇怪地道:“這是什麽緣故?”

朱金苦笑道:“哎,這……難道公子不知道嗎?蘇、松二府大水成患,吳江一帶尤甚,哎……真是慘啊,這江南魚米之鄉,如今卻是餓殍無數,聽說饑腸轆轆的百姓,因為沒有吃食,又告貸不到糧食,想要入城行乞又不可得,於是餓死於道邊,更有入投於河。這發了大水之後,棉產大跌,除此之外,便是河道也阻塞住了,運輸困難。”

張安世很吃驚,他不禁道:“朝廷沒有救援嗎?”

“陛下倒是下旨救濟了,可如此大禍,憑借朝廷也是杯水車薪,餓殍實在太多了。”

張安世低著頭,他所想象中的松江、蘇杭,一定和南京城一樣,熱鬧繁華,哪裏想到……居然如此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