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君無戲言(第2/2頁)

朱棣畢竟是通過非尋常手段才登上大寶的天子,他的處境有些像唐太宗李世民,一個殺兄,一個幹掉了自己的侄子,正因為有這樣的汙點,所以為了證明自己更適合做皇帝,就絕不可能出現太多的差錯。

亦失哈安慰道:“陛下……那個什麽郭得甘,終為孺子小兒,他的話,不可盡信。何況……就算他因為某種緣故而得了靈藥,救治了張家的二公子,可即便妙手回春,又如何懂得治國安邦之道呢?嚴禁銀錢,是內閣諸公們都首肯的,難道滿朝公卿的見識,還不如區區一小兒?”

朱棣道:“朕當然知曉,只是茲事體大,終有些不放心罷了。”

說話之間,在文淵閣值守的解縉、楊榮、胡廣三人已匆匆而來。

行了大禮後,朱棣只朝他們頷首,隨即道:“朕前些日子下旨,嚴禁銀錢,如今如何了?”

解縉三人對視一眼,其實此時的內閣學士,權力遠不如明朝中後期那般大。

這三人雖是入閣,卻只是翰林出身,品級不高,現在更多的只是秘書的職責,負責為皇帝提一些建言,同時傳遞旨意而已。

楊榮的資歷較淺,而胡廣為人謹慎,寡言少語。

朱棣的目光落在解縉的身上。

解縉出自書香門第,打小就有神童之稱,能言善辯,是內閣之中最耀眼的一個。

解縉便道:“陛下,此事臣昨日詢問過戶部,戶部那邊認為事情十分順利,天下僧俗百姓也苦於銀錢笨重,何況陛下外嚴內仁、知人善任,百姓無不拜服,因而都欣然接受寶鈔,市面上銀錢的交易顯然有杜絕的跡象了。”

朱棣道:“這是戶部說的?”

解縉道:“確為戶部的奏報,雖然這天下偶也有一些無知百姓尚還囤積銀錢,不過這些都不足為慮。而且臣的愚見,陛下已連下三旨,這普天下的臣民,誰敢不遵守呢?”

朱棣這才長長松了口氣,笑了笑道:“看來是朕多慮了。”

解縉似乎聽出了一些弦外之音,他是何其聰明的人,怎麽會不知道,皇帝突然過問這件事,一定是有人在皇帝身邊說了什麽。

甚至解縉往深裏去想,更是細思恐極,當初提議禁止銀錢,就是他提出的建言,莫不是有人故意借這件事在陛下面前搬弄是非,表面上是非議禁止銀錢,實際上……卻是奔著他來的?

這樣一想,解縉頓時憂心如焚起來。

朱棣察覺到了什麽,道:“怎麽,解卿似乎有話要說?”

解縉沉吟片刻:“臣……對陛下知無不言,言無不盡,豈敢藏私。只是臣以為,陛下頒布的詔令既已公諸天下,所謂君無戲言,卻有人膽敢非議此等家國大事,可謂心懷叵測,懇請陛下明察。”

朱棣卻是淡淡一笑:“此一名郭得甘的小兒之語爾。”

解縉聽到這裏,方才知道原來只是誤會,卻還是不由道:“黃口小兒,也敢誹謗朝政。”

朱棣心放寬一些,也覺得是自己多慮,相比於自己身邊的文臣,那郭得甘何德何能,能有什麽見識。

疑心散去,也便就此作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