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大鬧天機閣

前面一大半是廢話,不過也不是,至少在他看來是這樣的,贊美天機閣,還有他的好。

看到這裏。

何文宣嘴角上揚,微微翹著,面露微笑,出賣他內心的得意。

馮有為也伸著腦袋望著,見張榮華在奏折上面說好話,不屑的冷哼兩聲:“大人,他這是怕了,想要討好您!”

何文宣擼了一下胡須,不置可否的點點頭,眼神很冷,像是毒蛇一樣眯在一起:“任他說的天花亂墜,本官也不會手軟,不將他拿下,如何阻止裴才華入閣?上午所做的一切,豈不是白費了?”

繼續看著。

到了最後,奏折上面出現“上涼縣”,將太學的祭酒、國子監的倆位主簿,發配到那裏,讓他們教化百姓。

這是發配?旅遊度假的好吧!

那裏是太傅的老家,百姓還需要教化?溫和、謙虛,心地善良,尊師重道、孝敬長輩,讀書的氣氛濃重。

下面有張榮華的署名,還有學士殿的印章。

馮有為再也忍不住了,這些日子憋在心裏面的郁悶,一掃而空,拍著馬屁:“恭喜大人!賀喜大人!再也沒人能阻止您入閣了!”

何文宣的城府很深,將最後的這段內容,認真、詳細的端詳一遍,確定沒有任何遺漏,不僅沒笑,反而疑惑重重,不信邪,再次看了一遍,這次更慢,也更加的認真,一遍看完,還是和剛才一樣,沒有任何不妥之處,陰謀詭計玩多了,讓他看任何事情,哪怕是一件普通的事,也覺得這裏面有鬼。

以張榮華的聰明,不可能想不到,一旦這份“建議”被采用,遞交到陛下那裏,陛下沒有得到想要的結果,第一個倒黴的就是他,還要得罪稷下學宮和命運學宮,就算他和楊紅靈的關系不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面,事關一個學宮的利益,楊紅靈不可能替他求情,屆時他們出手,太子也得暫避鋒芒,而他本人也得丟官被貶,嚴重一點,還有牢獄之災。

見他皺眉,並沒有像自己一樣高興,馮有為疑惑的問道:“您這是怎麽了?難道奏折不對?”

“不是奏折不對,而是太對了!”

何文宣將自己的疑惑說了一遍,又將奏折遞了過去,接過奏折,馮有為趴在上面,認真的瞅著,將最後這段話,仔仔細細的看了一遍,再將奏折放下,搖搖頭:“下官並沒有發現不妥之處。”

何文宣問道:“他一直待在學士殿?沒有去找裴才華?”

“沒有!奏折送過去以後,下官便一直派人盯著,一直待在學士殿,包括他的人,也沒有出來。”

“那就奇怪了,一邊是得罪陛下,還有稷下學宮和命運學宮,一邊是得罪長青學宮,只要是個正常人,掂量過後,都知道如何選擇,他怎麽會選擇前者?”

馮有為也不解,難道奏折有古怪?

倆人將奏折翻開,望著最後這段話,又一次的推敲起來,想要找出張榮華的算計。

結果和剛才一樣,沒有一點的收獲。

那一點的標點符號,實在太小了,位置還很巧妙,像是墨汁不小心淋在上面,先入為主的情況下,只會將它當成墨汁,而不會當成標點符號。

這種情況,他們處理奏折的時候,也遇到過。

除此之外,最大的原因,上涼只是一個鎮,並不像上涼縣那麽出名,讓人一眼就聯想到太傅的老家,除非對大夏的疆域版圖,了解的很深,或者像張榮華這樣,喜歡看書,將藏書殿的書、雜殿的廢棄舊書等全部看完,在這些書中,就有大夏皇朝的疆土、地名等介紹,不然的話,想要發現很難。

這也是張榮華吃定,何文宣雖然老謀深算,玩弄權謀,只要他不了解大夏皇朝的疆土地名,就無法發現。

倆人對視,大眼瞪小眼,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麽辦。

人就是這樣,你不藏著、掖著,光明正大的擺明車馬,反而讓別人多疑,懷疑其中是否藏著不可告人的秘密。

半響。

馮有為問道:“大人怎麽辦?”

何文宣頭痛的揉了揉腦袋,盯著桌子上面的這份奏折,直覺告訴他,這份奏折沒有這麽簡單,想到這裏,再次將奏折翻開,認真的看了起來,一定要找出奏折中的陷阱。

一連三遍,還是沒有收獲,和剛才一樣,奏折沒問題。

“難道真的是本官多想了嗎?”

馮有為試探的說道:“難道他和長青學宮交情匪淺?”

但也說不通,從他們調查到的消息,張榮華出身東宮,根正苗紅,除了和楊紅靈有過接觸,和長青學宮之間,無任何的交集。

又道:“他會不會故弄玄虛?讓我們搖擺不定,不敢隨便下手?”

何文宣冷笑,眼中寒芒閃爍:“不管他的用意是什麽,奏折沒問題,那便按照計劃行事!將這份奏折交上去,借著這次機會將他除掉!再將裴才華拉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