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章 輕裝上路的君實二號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

又是一年的元旦,又是新的一年,一個新的開始。

已經慢慢適應如何照顧孕婦的顧君浩,也漸漸適應了這種節奏,開始逐步的恢復工作。

顧君浩別墅的會客廳之內,一眾高管包括許漸青,王若雨以及劉婷婷都全部列席。

元旦假期,顧君浩把大家召集起來,商量2017年度公司的發展計劃。

2017年,是君實資本成立的第四個年頭,今年該有著怎樣的規劃,是顧君浩應該思考的問題。

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的努力,但更離不開掌舵人的方向盤。

首先擺在顧君浩面前的就是一個難題,那就是又到了君實二號第二次的開放申購。

2018年是自股災以來,熊市時間持續最長的一年,全年從一月份開始,上證指數一直跌到年末的12月末,2019年初甚至還來了一次二次探底。

上證指數甚至一度跌破了2500點位,導致政策面上再一次的救市,三年時間兩次大救市,放在低迷的A股都是極為罕見的。

跟2015年一樣,A股同樣有一個政策底跟市場底。

王若雨通過他的管理能力,得到了客戶群體的信任,也證明了他有能力在顧君浩指揮的情況下,維持百億級別私募的運營能力。

這一次開放申購,顧君浩不準備再壓制著君實二號的規模了,私募不同於公募機構,哪怕是長期空倉都無所謂。

只要能跟客戶有合理的解釋,並且能夠保證他們的盈利。

趁著現如今私募行業的火爆,顧君浩想攢夠2018年大抄底的資本,借助這個時機是最好的。

天時,地利,人和都在自己這邊。

私募基金不同於公募,對於持倉沒有嚴格的要求,哪怕是長期空倉,只要投資人能夠接受,就不會有任何的問題。

在有了把握的前提之下,已經可以放開手腳了。

當然了,該有的門檻還是要設置的,這一次的申購下限同樣是500萬元,至於上限,顧君浩不打算設置。

你敢大額申購,我就敢收;九峰信托的6億美刀,我都能接下。

只不過,在開放申購之前,有一個問題顧君浩還是比較糾結的,那就是要不要對君實二號再一次除權。

這也是顧君浩把大家召集到家裏開會的原因之一。

現在除權,君實二號就只能拿到30%的收益分成,與頂格的50%收益分成,還是有著不小的損失的。

不過,想要獲取更多的資金,在新的一年裏,將凈值重新恢復到1,是最佳的選擇。

輕裝上路,一個新的環境,新的投資氛圍,是有一定必要的。

更何況,2016年度已經過去,君實資本也要進行一次財務大清理,看看這一年以來,到底賺了多少錢,並且補充一定的現金流。

經過大家的一致商討,在分析了利弊之後,還是一致決定將君實二號進行再一次除權。

雖然短期利益會受損,但從長期來看,是有利於公司發展的。

整個會議當中,在座的高管,無人提起君實二號再一次開放申購是否會遇冷這種風險話題。

似乎,這一次在他們看來,理所當然。

並不是這些高管們失去了思考的能力,沒有想到風險,是顧君浩通過近三年以來的表現征服了他們。

當顧君浩提起這一次不會再刻意限制君實二號規模之時,他們就覺得這一次的規模一定會大幅擴大。

定下君實二號再次除權之後,大家又商量了一下今年年會以及過年放假的相關事宜,這些都是現下員工比較關心的話題。

商量的結果就是,2016年度A股熊市,公司的業績還這麽好,加上老板又即將成為人父,這些都算得上是大喜事。

因此,大家一致決定,今年的年會要辦得熱鬧一些。

“行吧,那就搞得熱鬧一點,行政部門組織一下,征集一下員工的意見,要搞點動靜出來,但是也不能太高調,懂嗎?”

“好的,交給我們吧。”行政部主管劉玉華信心十足的說道。

作為行政部的主管,相當於整個公司大管家的劉玉華,將公司後勤管理打理得井井有條,但平時為人卻十分的低調,在員工當中的存在感並不強烈。

但幾年相處下來,顧君浩深知她的能力,公司後勤上能夠順順利利,離不開她的努力付出。

既然劉玉華說沒什麽問題,那自然也就不會有大的問題。

眼見中午了,顧君浩便結束了上午的會議,帶著眾人朝餐廳而去,之前已經囑咐過保姆,從酒店裏訂一桌酒席過來。

此時的餐廳裏,女主人張意如正跟她的媽媽還有保姆三人一起,布置碗碟。

“說起來今天也算是過年了,還把大家叫過來開會,有點不好意思。”顧君浩邊走邊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