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改變的職業規劃

九月份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君實資本旗下誕生了自成立以來的第一支百億級私募基金君實二號混合成長。

與市場上募集而來的資金不同,君實二號是完全憑借著自身的增長,同時也是2016年唯一一支憑借著自身增速達到百億級的私募基金。

單單這一點,就足以秒殺現如今市面上90%以上的私募產品。

只可惜,這樣的產品一年只開放一次申購的機會,反倒是贖回通道會開放四次,九月末又一次新的贖回通道開放時間。

不同於前兩次的贖回通道開放,已經篩選出絕大部分長期投資者的君實二號,當日開放贖回通道之後,無一人申請贖回!

對於這些長期投資者而言,反正已經超過了分成協議了,當下是收取30%,最多也不夠收取50%,與其在70多個點的時間贖回,還不如再等等看。

真要占便宜,那90多個點的時候不是更好!真缺錢了,想辦法在銀行貸款,也比贖回君實二號的份額要合算一樣。

要知道現如今,在北倉的富人圈子裏,君實二號的投資份額,已經儼然成了一種如毛台一樣的硬通貨了。

二月底,君實二號幾乎回到了他除權之後的初始凈值位置,也正是在那個時候,顧君浩卸任了君實二號的基金經理位置。

新上任的菜鳥經理王若雨,帶領著君實二號從4.2693的凈值開始,在三月份迎來了他職業生涯的首秀。

至9月30日收盤,君實二號的凈值來到了7.1993;尾著93開始,尾數93結束,68.63%的復合增長率,讓君實二號的規模擴大至百億以上。

同時期,顧君浩則在新運營的公募基金裏,以70.74%的復合增長率,穩居今年公募基金最大漲幅第一的位置;同時也已經殺進公募基金總收益的第四名位置。

“熊市是屬於大家的,牛市是屬於顧君浩的!”

十月一日,國慶長假的第一天。

有財經媒體以這樣的標題全面的分析了君實系旗下的兩支基金以及似是而非的自營盤賬戶。

自營盤賬戶沒有公布過具體的業績以及持股,但文章當中地卻提到了當地城投旗下的信托公司給予了君實資本6億美刀金額,委托顧君浩進行管理。

文章當中提到,顧君浩實際能夠管理的資金,已經高達250億元之多了,並且通過關系調查了一些君實資本這兩年以來的員工平均薪酬以及稅收的情況。

從這些數據的統計來看,君實資本的盈利今年上半年的凈利潤超過30億元!

文章當中還特意提到了被顧君浩高位減倉的三支鋰電池股票天齊裏業,幹峰鋰業以及科橫股份。

這三支股票,在最近一期的前十大股東名單當中,君實資本有限公司以及君實二號混合成長,都已經全部退出前十大股東行列。

同時,國家隊也大筆減倉了這三支股票,至於頂泰新材退出十大股東行列,這在大家看來是必然的,即便是顧君浩沒有減持,頂泰新材增發股本之後,君實價投也必然會退出前十大股東名列。

頂泰新材顧君浩倒還真沒減倉,六月份賣出之後,頂泰新材經歷了長達兩個半月的調整,至八月底股價已經跌至38元附近了,相較於高點51.50元的價位調整超過35%。

對於一支依舊前景無限,市值比借殼之時都還要低的股票,技術面又逐漸站穩60日線,長期關注的顧君浩自然不會錯過。

隨著頂泰新材股本的增加以及君實價投規模的增大,在八月底至九月初的時間,劉婷婷不僅將之前的籌碼都買回來了,而且還加倉了。

目前君實價投手裏持有的頂泰新材市值約在4億元左右,約占總體規模的5.7%。

本月頂泰新材股價上漲21.49%,股價收報在47.20元,相較於二次建倉之時的價位,有20%左右的盈利。

如同仲國仲車一樣,在正式改名之前,頂泰新材還有一次炒作機會,券商研報所評估的70元附近的價位,在當下也是比較合理的。

這也是顧君浩的預期所在,等一個機會,股價漲至70元,那麽手裏的持倉的市值就變成了6億元。

2016年,雖然每個月的行情都很難做,但在顧君浩看來,真的是遍地機會啊;當然了,更大的機會應該來自於2018年。

如果能夠很好的把握這幾年,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不求財富自由,大富大貴,讓自己經濟變得寬裕的機會還是有的。

金融意味著風險,但同時風險也帶來機遇,普通人應該如何利用這一機遇,是投資者應該考慮的問題。

早年的投資者,都是虧錢買經驗,然後通過經驗換錢;股市如德州一樣,有經驗的人拿經驗換錢,沒有經驗的人拿錢換經驗。

而經驗有兩種:自身的經驗以及別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