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 實業的基因

自6月17日以,市場所有的焦點都聚集在萬柯股權爭奪之上,大量媒體競相報道。

歷時一年,跌宕起伏的商業之爭,吸引了無數吃瓜群眾的眼球,無論是炒股亦或是不炒股的,都在關注著這場商業紛爭。

6月28日,來自萬柯管理層的反擊來了。

萬柯工會委員會向當地法院起訴保能損害股東利益。

隨即,萬柯獨董公開發文指責原第一大股東與保能多次密切接觸,是否已經涉嫌形成關聯和一致行動人行為。

緊接著,目前萬柯第一大自然人股東向銀監會,保監會,證監會等七部委實名舉報原第一大股東與保能之間存在著重大利益關聯以及大量的內幕交易。

來自管理層對於保能以及原第一大股東的反擊,從法律,輿論以及監管部門,三管齊下,可謂是毫不留情。

沉寂半年之後,雙方的爭奪已經幾乎到了刺刀見紅的地步。

也就是在這一天,君實資本與旭申股份低調的簽署了入資協議。

這半個月以來,市場硝煙四起,不過顧君浩以及君實資本可沒什麽時間吃瓜。

一級市場的兩個項目同時進行,讓相關員工的工作負荷度提升了不少,旭申股份在今日完成了今年以來的第五次增資。

這一次的增資,顧君浩以及君實資本很幸運的參與其中,君實資本以4000萬元的價格獲得旭申股份1.49%的股份。

增資後的旭申資金注冊資本從1.94億元變更為3.59億元,君實資本的參股有一定的溢價,不過在合理的範圍之內。

如果旭申依舊能夠在明年如願IPO成功的話,按照其解禁之後的市值,這4000萬元的投資在一年的時間之內至少會獲得五倍的收益。

相比起前面入股的那些投資者而言,顧君浩這一趟算是末班車了,徐東也坦言,這一次的股權重組之後,旭申股份股權不會再有任何的變化。

之後,將全力沖刺IPO,這位老大哥可以說是對顧君浩特別的照顧了,能夠讓君實資本搭上一級市場的末班車。

比起前面的兩筆投資,旭申的入股可以說是奔著IPO去的,目的性非常的明確,入資之後,IPO的過程當中,顧君浩也要發揮一定的作用才行。

利益共同體就是如此。

汽車零部件行業,由於沒有形成品牌效應,在2016年,並沒有受到資本市場的重視,相比起傳統行業,各大機構更願意投資互聯網等能夠快速上市的行業。

2016年,依舊是互聯網行業的天下,抖,快,直播行業,甚至某些互聯網小貸公司都能夠上市,實體行業要更加的吃香。

一級市場裏,資本對於這些能夠快速上市變現的公司趨之若鶩,對於實體行業則顯得興致缺缺。

雖然此時,市場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保萬之爭之上,但作為一名在二級市場混得風聲水起的基金經理,顧君浩這種反其道而行的行為,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一家投資公司規模到達一定地步之後,無論是以何種方式,參與一級市場的投資都是必然的。

但顧君浩在一級市場不選擇那種投資時間短,資金回流快的行業,反而選擇這種需要長期經營的實體行業,就顯得有些另類了。

雖然當下互聯網公司溢價很高,但這也僅僅是對於一級市場而言,一旦公司上市,那獲利就可以完全抹平這些溢價,達到大賺的地步。

按現如今君實資本的體量,只需要稍加動用一些杠杆資金,參與這些互聯網企業的投資是完全有機會的,哪怕就是二級市場的定增,都要比投資實體行業見效快一些。

結果顧君浩卻不為所動,短短半個月灑出去7000萬元的現金,充分表示出他對於投資實體行業的決心。

同時,顧君浩也很罕見的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坦言,自己想要做的就是金融反哺實業,未來還將投資更多的實體行業。

並且,顧君浩一再強調,投資這些行業的最終目的並非為了上市套現,企業經營良好的情況下,會遵照實控人的經營方式,不幹涉其具體運營。

對於顧君浩的表態,投資圈多少是有些不相信的,哪有不吃魚的貓,無論是出於何種目的,顧君浩的一級市場投資總是有些詭異的。

這種表態更多的可能是出於面子的考慮。

當然了,也有媒體采訪顧君浩,單刀直入的詢問顧君浩為何不選擇當下前景更好的互聯網的企業投資。

顧君浩給出的回答是:“跟做股票一樣,我從不追逐熱點,我只會等熱點來追我。”

這種答案可謂是十分的霸氣,一時之間整個投資圈無言以對。

畢竟,前後三支基金的業績擺在那裏,大家也想不出能夠有力反駁的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