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五章 一級市場首秀

處理完積壓的事務,六月份的第一個工作日,也就差不多這樣過去。

快要下班的時候,許漸青又跑到辦公室來晃悠了一圈,其目的性不言而喻。

指定是從王若雨那裏打聽到些什麽,不過顧君浩沒理他。

君實自營盤暫時沒有加倉的計劃,甚至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沒有加倉的計劃。

至於減倉的7.6億元,除了正常的稅收之外,顧君浩自有用處。

那就是實體投資。

而稅率,證券以及基金公司的稅率可是指令性的檢查項目,這一點上顧君浩可不敢跟明星那樣玩花樣,每一筆都是嚴格遵守法律法規上繳的。

實現盈利之後的君實資本,上繳的無論是個稅還是企業稅,都是一個不小的數字。

為此,去年還被當地稅務部門的表揚;今年,隨著盈利的增加,繳稅必定會再上一個台階。

對於重生者而言,過於在金融市場上追求利潤,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不必要每次的抄底都參與。

把金融市場收割過來的利潤,投資到實體行業當中,這才是目前生活的真諦。

時間滾滾,除了那些前世出名的巨無霸企業,哪怕遇到挫折都會依舊沿著他的軌跡前行,就如同大盤藍籌股受資金推動一樣。

這些,都是眾多資金合力的結果,不會因為某個人的出現而受到幹擾。

但是,對於一些小的項目來說,那不確定性的因素就會大了很多。

可能因為顧君浩的出現,某位重要的投資人被擠出局,項目最終的走向就會變得那麽不確定了。

這種不確定性,讓生活多了一絲變數,也更加富有挑戰性。

……

“一會兒跟我出去一趟。”

六月中旬的某一天,顧君浩剛到公司便對李欣愉道。

“啊?又出差?才休息了幾天啊。”李欣愉有些愕然的道。

“不算出差,就在我們區,半個小時的路程。”

“哦,幹什麽的?”李欣愉有些好奇的問道,之前老板並沒有說今天會出去一趟,看來是臨時起意。

“先看看資料吧,路上我們邊走邊說。”

經過幾輪的篩選,顧君浩終於確定了君實資本想要投資的第一家企業:甬城星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名字取得高大上,實際上是一家從事鎂合金,鋁合金等壓鑄產口以及配套模具研發以及生產跟銷售的汽車零部件公司。

北倉號稱壓鑄模之鄉,這樣的公司沒有100家,也有80家,之所以選擇這家公司,除了其公司目前資金需求之外,其從事的產品品類比較符合新能源汽車的準入標準。

對於實體的投資方向,顧君浩定義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鏈之上,照著這個方向梭哈,總能成功幾家。

加之,這個產業鏈也是大量招工的一個產業,對於就業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先前,顧君浩就通過交際圈在北倉當地放出話了,只要符合要求的企業,有投資需求,君實資本都會盡量支持,並且跟之前個人投資一樣,不尋求控股。

這樣的表態,自然吸引了不少汽車零部件相關產業鏈上的公司。

並不是所有老板都對於股權嚴守不讓,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喜歡跟銀行打交道。

雖然央行發布了一系列關於中小企業融資的解決方案,但至今很多中小型企業融資依舊是一大難題。

比起把錢借給這些每天跟鐵件,機器打交道的企業主,銀行更喜歡把錢借給房地產企業甚至是個人房貨都要優先一些。

見是君實資本的第一筆一級市場投資,李欣愉也重視起來,拿起文件就跟著顧君浩出門了。

在車上,李欣愉一一瀏覽著文件內容,最近一段時間人,她也補習了不少這方面的知識。

起碼,現在跟她說模具是什麽,具體的制作流程是怎樣,李欣愉能夠準確的說出。

在看到報價之後,李欣愉有些吃驚的道:“霍,估計1.5億?一家幾十人的公司?他還真敢要,當我們冤大頭嗎?”

“這個可以談的,你先別管報價,認真看看他的一些財務數據。”顧君浩笑著道。

這份報價應該只是一個試探,看看自己這邊是不是真的想要投資。

畢竟一位在二級市場表現出色的基金經理,突然放話要投資實體,並且是不受市場待見的真正實體,誰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種噱頭。

更何況,沒有哪家企業主希望低價出售手裏的股份,能夠賣高點,自己是好的。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嘛。

星源技術位於北倉郊區的一個工業區之內,毗鄰迎州區,這片工業區處於新開發階段。

目前還處於待開放狀態,看起來比荒涼,到處都是工地,配套設施也不太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