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股災3.0

熔斷機制第一天啟動,大盤就非常配合的出現了兩次熔斷操作,提前收市,新生事物的出現,著實是讓一眾投資者目瞪口呆。

對於新規則的不適應,也不僅僅是投資者,就連管理層都顯得有些無所適從。

晚間消息面據傳,監管部門通過交易所非正式通知上市公司,在新規則沒有完全適應之前,大股東在之前救市禁令到期之日,也就是本月8號,仍然不得減持,直至新規則公布為止。

這也充分說明了,監管層面對於熔斷如此快速的出現,顯然沒有做好充足準備,市場的反應過激,讓大部分人都不夠淡定了,要知道米國哪怕有熔斷機制,但截止目前為止,歷史上也僅僅出現過一次熔斷行為。

熔斷是偶然,但也是必然,首先從宏觀經濟層面來看,2015年處於經濟復蘇開始的時間點,但相應的經濟形勢也是近十幾年以來最差的一年。

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利潤自1999年以來,首次負增長,而據最新的年報預告統計數據來看,A股上市公司凈利潤在剔除金融股以及兩桶油之後,下降達14%。

其次,雖然2015年是股災年,但實際上全A股全年指數依舊處於上漲之中,而且這還是在2014年全年大漲59%的基礎之上,就指數而言依舊處於高位。

創業板指數再是高居不下,中小創個股的高估值依舊十分普遍,部分黑五類股票的市值依舊高居不下,市場炒作亂象叢生。

加之,元旦之前,全球股市以膠油價同時暴跌,今晚開市的米股,更是同樣表現不佳,連一向穩健的英偉達今日都向下跳空低開。

從走勢來看,元旦之前連續兩天收陰的英偉達,今日向下跳空,其股價走勢也開始偏向弱勢方向發展,不過米股的向下跳空不同於A股,加之持倉不高,顧君浩沒有選擇讓許漸表減倉英偉達。

只是讓幾名交易員以極小的倉位來試探性的做空試試,看看股價究竟能調整到哪裏,為之後的大筆加倉做準備,目前君實自營盤上,依舊躺著超過1.6億美刀的金額,都是為英偉達所準備的。

國際油價暴跌,全球性質的外圍市場表現不佳,加之自身指數處於高位,經濟環境仍未表現得好轉,市場表現乏力其實已經有了各種潛在的因素加持。

宏觀角度上大環境不佳,而從微觀角度來看,目前公布的四季度報來看,大部分業績相對於2014年同期,以及今年前三季度,都要相對較差。

其次說法是目前的市場流動性,兩次救市過去四個多月,監管層出台了諸多穩定市場的政策,且目前的貨幣政策可謂是極度的寬松,2015年已經連續五次降準降息了,七天逆回購較2015年初更是下降了160個BP。

BP在金融當中即為基點的意思,通常用做債券,票據利率改變量的度量單位,1個基點等於0.01%。

從流動性方面來看,目前的市場並不支持暴跌,而從各項政策方面來看,也不支持大規模的回調,但暴跌就是如期而至。

而從技術形態上來看,底部的夯實時間雖然時間不夠,但從波浪理論來看,三浪已經完成,即使有下跌五浪,通常也只是是以時間換空間的方式來展現。

從微觀姿態以及技術面來看,A股是不支持暴跌以及深度性回調的,但今日就是如期而至並且觸發兩次熔斷行情,這多少顯得有些詭異。

其實除了顧君浩之外,大部分人都對於新年第一個交易日就直接熔斷,都顯得有些莫名其妙,很多人在第一次熔斷到來之時,都顯得有些不可置信。

而大部分投資者,對於熔斷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清倉,以免以後賣不掉,這也造就了恢復交易之後,滬深300指數從5%跌至7%,只用了僅僅三分鐘。

熔斷政策的初衷是為了防止市場出現2015年股災之後的大起大落;但實際上,熔斷政策並未讓投資者冷靜,反而增加了恐慌性。

不得不說,監管層連續出台的救市措施以及國家隊真金白銀的投入,讓熔斷政策具備了信任基礎,慣性理解之下,投資者主認為如此大的政策,一般出台都會非常謹慎,出台之後必定非常的完善。

然而,投資者卻忽略了一個不同尋常的現象,任何大的政策出台之前,都會經過試點之後再全面實施,然而熔斷並未經過任何試點就直接實施。

事實上,熔斷政策出台之時,也不是沒有機構質疑過,不過被市場忽略掉了,而當熔斷出現之時,這種信任又會轉變成大規模的不信任。

距離千股跌停,千股停牌過去也就僅僅兩個月,內心的恐懼依舊未能消除,投資者出於流動性的擔心,放大恐慌出現大面積拋盤也是非常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