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注冊制所帶來的一級市場機遇

每一名投資者的投資生涯當中,都有著其難以忘記的事件,大賺過的某只股票,亦或是大幅虧損過的某只股票,以及難以忘記的年份。

而2015年,無論是新入場的韭菜亦或者是已經有著豐富投資經驗的老股民,都是難以忘記的一年。

全年的股市用:波瀾壯闊,驚心動魄,死去活來,刀口舔血這幾組詞語來形容,亦毫不過分。

2015年的股市出現了很多令股民難以忘記的新名詞:加杠杆,融資融券,國家隊救市,為國接盤,證金,匯金等等不一而足。

通過股市的暴漲暴跌,生動的給各路投資者科普了股市裏的知識面。

這些,都是金錢帶來的教訓,有的人記住了,有的人忘記了。

全年大盤漲幅最高達到60%以上,而六七八月份,三個月的跌幅更是高達44%以上,反應在數據背後的暴漲暴跌,是新一輪財富轉移,是無數投資者的心酸史。

盡管這一輪股市的下跌令很多人受到了極大的傷害,但對於後續的投資市場而言,也不是沒有利好事件,這其中的幾項,非常值得投資者總結。

第一,監管層面的政策與措施,在2015年之後,監管越來越嚴查,很多在2015年違規的事件,後續的調查當中也有非常大的一部分人最終自食惡果。

大A是政策市,對於政策的轉變投資者一定要非常的注意,尤其是幾次大的產業變化,都將帶來很大的投資機會。

在顧君浩看來,A股市場的嚴監管可以劃分為2015年之前以及2015年之後。

嚴格來說,今年還是非常混亂的一年,一部分股票上演了無數明目張膽的鬧劇,鯨吞股民財富的手段更是極其惡劣。

最為出名的大概就是下周回國?雖然現在的他還算風光。

老鼠倉,各類機構,私募與上市公司之間的勾結,非常的明顯。

違規減持更是數不勝數,混亂無雜的市場在股災之後得到了較大的改善。

第二,債券市場的發展,在股市下跌的過程當中,債券市場相對較好。

政府和企業發行債券開始大量增加,市面上可交易的可轉換公司債也變得越來越多,投資者開始重視起較為穩定的債券市場。

債券市場的發展,為國內投資市場的多元化發展提供了契機,也為股民提供了更為多樣化的投資選擇。

前世顧君浩就向不少投資者普及過可轉債薅羊毛的方式。

印象中2019年之前,普通投資者對於可轉債申購還處於非常懵懂的階段,甚至大部分投資者根本不知道何為可轉債。

只需開通一個證券賬戶,無需投入任何資金,每當有可轉債新上市之時就進行申購,待到可轉債上市當日賣出即可。

一般情況下而言,一只可轉債從申購到上市基本在一到兩個月之間。

每中一簽投入1000元,不中簽無需投入,資金風險非常小。

新上市第一天,一支可轉債一簽的收益大概在幾十元到幾百元不等,除極少數可轉債破發之外,大部分上市當日的收益都超過了10%。

破發的可轉債也無需擔心,放著就行,漲上來的機會也很大,再不行也可以債轉股或者最終吃利息。

在沒有多少投資者知道或者了解的時候,可轉債的中簽率非常之高。

一年當中幾乎無需本金都能夠薅到幾千塊錢的羊毛,這在當時股市不振,收益不高的A股來說算得上是一個不錯的獲利方式。

而這僅僅只是一個賬戶的可轉債打新收益,印象中曾經有個統計,平均每個證券賬戶全年的可轉債打新收入應該在2000元至4000元之間。

一個家庭,幾口人,幾個賬戶,一年可以白得上萬元的羊毛收入,在當時還是相當的不錯的。

第三,就是很多新名詞的出現,有助於投資者更好的理解市場的運作規則以及風險特征,增強了投資者的市場敏感性以及風險意識。

從事股票交易,最重要的當屬於控制風險,簡單的理解而言就要是控制好賬戶的回撤。

只有控制好了賬戶的回撤,才能最終合年實現盈利。

今天賺5個點,明天虧5個點,這樣的交易方式是不可取的,最終到頭來還是一場空。

第四點而言,可以看做是第三點的延伸,就是個人投資者的教育和培訓。

這次股災的暴跌,讓很多投資者意識到自己對於風險投資的不足之處。

在監管層有意引導之下,一部分投資者開始關注起投資知識以及技能的學習,增強自己的投資能力以及風險意識。

這對於股市的長足發展是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的。

前世的顧君浩,金融專業畢業,雖然較更多的投資者而言在專業知識上有著一定的優勢,但在2015年之前,也只不過是資金量稍微大一點的韭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