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爭地

如果單從數量上來講,如今張順所率人馬有十萬之數,明軍派來五千精騎能抵得什麽?

然而古代真正的戰爭,卻不是這般計算勝負。

義軍人馬雖多,並不能保證在某個時間點,全部投送在一個地方。

畢竟真實的戰爭並不像張順前世玩遊戲那般,鼠標一圈就能拉來幾十萬人馬,靠人數堆也堆死了對面。

在真實的戰爭中,人員牲畜需要吃喝拉撒,大軍調動需要道路和空間駐紮,指揮命令需要金鼓旌旗和塘騎信使進行傳遞。

而這一切都需要一定的場地和空間,由此便產生了一個戰場容量的概念。

《孫子兵法》有雲:“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數,四曰稱,五曰勝。”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數,數生稱,稱生勝。”

這其中“度”便是預估,“量”便是計算,“數”便是數量。

也即是指指揮官可以根據戰場的地形地勢,評估計算出可以容納軍事人員的數量。

然而再根據這些“數量”,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比,決定雙方決勝需要投入多少力量。

最終結果自然是投入數量適宜的一方取得勝利,投入力量不適宜一方慘遭失敗。

如果在霍州附近作戰,究竟能夠容納多少人呢?

據聞霍州“太嶽鎮其東,汾水經其西,據山川之勝,為扼要之所,爭衡於太原、平陽間,未有不以州為孔道者也”。

什麽意思呢?

也就是說太嶽山在其東面,汾河在其西面,霍州占據了山川興勝之地,扼守要害,是處於太原和平陽之間的“孔道”。

根據張順多年的行軍作戰經驗,單聽這地形描述,他就知道這是一處地形狹窄的要地。

其戰場容量應當在一萬人左右,頂天達到一萬五千人,根本不可能達到兩萬。

如果霍州被明軍五千精騎占了,因為戰馬耗費的資源更多,基本上代表著整個霍州城附近都要被明軍塞滿了。

到時候,即便義軍有十萬大軍,恐怕也只能頓兵於堅城之下,只能憑借紅夷大炮一點點啃霍州的城墻,然後用精銳死士一次次登城肉搏。

如果事情真的到了這一步,這裏恐怕將會成為義軍的噩夢。

兵法曰: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裏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

而如今平陽距離霍州就有一百四十五裏,中間又擱著洪洞、趙城兩縣。

如今張天琳、張汝魁和黨守素三營戰鬥力堪憂,而原本計劃在平陽陷落以後發起第二階段進攻的滿天星張大受、射塌天李萬慶兩營不但尚未來得及趕到平陽。

哪怕這一次義軍輕舟疾行,利用汾河水運優勢,恐怕也難在兩日之內趕到。

那這該怎麽辦?

一時間張順頭疼起來,絞盡腦汁不知如何是好。

而就在此時,忽然見一人推門匆匆忙忙的走了進來。

張順擡頭一看,不是別人,正是剛剛被自己安排負責規勸指揮使唐峣的孫傳庭。

“先生趕來甚急,不知所為何事?”張順不由開口問道。

原來唐峣那廝雖然為義軍提供了關鍵的情報,卻是死活不降,聲稱要歸隱山林。

說實話,張順對他這種“蛇鼠兩端”的行為十分不理解,也不知道他到底是借機要價,還是真心要歸隱山林。

既然不理解,他就找個能理解的人前來幫忙,於是這重任便落到了原山西巡撫孫傳庭身上。

張順還道孫傳庭急急忙忙趕來和唐峣之事有關,不意孫傳庭卻道:“剛剛唐峣提供了一個重要消息,有一營義軍人馬出現在嶽陽。”

“按照原本計劃,當是李信部下,只是不知是何人領兵,如今戰況如何。”

“只是軍情緊急,我趕快匯報與舜王參詳。”

“好!”張順聞言不由精神一振,追問道,“嶽陽距離此地幾何,又距離霍州幾何?”

孫傳庭哪裏不明白張順的意圖,不由匯報道:“嶽陽距離平陽九十裏,距離霍州百十裏。”

原來嶽陽縣在平陽府東北,而霍州則在嶽陽縣西北。

如此拐了半圈,反倒又多出五十五裏腳程出來。

“如此這般,即刻派遣士卒,一人三馬,來回輪換,連夜把軍令下達嶽陽義軍所在,讓其輕裝疾行,兩日內給我趕到霍州城!”張順不由下令道。

“著滿天星張大受、射塌天李萬慶即刻啟程,且不管洪洞、趙城兩地,不惜一切代價直撲霍州!”

“著其他尚未來得及趕到的隊伍,加快進軍速度!”

“這……這其中的風險也太大了吧?”孫傳庭聞言不由遲疑道。

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其實張順這一次屬於“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兵家大忌行為,實在是過於行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