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 王承恩之死(第2/2頁)

蔣禾亦不由悲嘆道:“我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像王承恩這樣的忠義之士,豈是我能侮辱的嗎?”

他亦不敢自居此功,僅把此事分說明白,但報於張順。

張順亦深受震動,他往日秉承以天下大義為綱,以利益詐術為手段的原則,卻不意天下亦有如此忠義之輩。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當他遇到活生生一個能夠以忠義為念,至死方休的人。無論他身處哪一方,終究是令人值得尊敬之輩。

於是,張順便下令厚葬臨洮總兵官王承恩,並親書墓志銘曰:勇冠三軍忠王事,兵敗身死逆民心!

其余十余人殉葬者亦葬其左右,以彪炳其忠義之事。而義軍戰死者及無故遭兵難百姓,張順亦令葬於其墓地對面,以示其逆民心之所向,終有如此下場的因由。

為了防止墓碑遭人破壞,張順又復令十戶人家,各賜田三十畝,專職守其墓,以警後世。

此事既畢,因受王承恩之死而影響的士氣復振。

宋獻策私下裏不由對趙魚頭贊嘆道:“主公之興,實乃天意也。其麾下多降臣,多不敢談及忠義之心。長此以往以利合之,必不能長久。”

“如今主公贊其忠義之心,貶其殘民之舉。功過兩分,各得其所,可謂善之善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