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一觸即潰(第2/2頁)

說時遲,那時快。義軍從起開始起步,到策馬奔騰準備沖鋒,不過片可之間。可是不等到義軍沖到跟前,賊人便開始一哄而散了。

兩三千人哪能逃的那麽快?人挨人、人擠人,很多人有心無力,還沒來得及跑出陣型,便被義軍的騎兵一沖而散,帶走了許多人的性命。

騎兵作戰與步兵作戰不同,騎兵看似距離很遠,只是借助馬力瞬間便到。步兵往往來不及反應,便喪命在騎兵刀槍之下。

這也是為什麽大多數步兵列陣防禦騎兵的沖擊,都是喜歡將長槍一端抵在地上,充當拒馬的原因。若是試圖用長度較長的槍對付沖擊而來的騎兵,很容易因為膽氣、技巧等原因,稍有失誤便被騎兵用更短的武器殺死當場。

一般來說,以步制騎的步卒需要更大的膽氣,更高超的技巧和更強大的力量和堅韌的耐力,才勉強有一線生機。

顯然這些礦徒為主的“毛葫蘆”訓練不足,遠遠不足以完成如此艱巨的任務。

其結果便是余大忠部一觸即潰,戰鬥變成了一邊倒的單向屠殺。余大忠這個時候從終於明白為什麽湯九州等官老爺為什麽要跑的這麽快了,若是跑的晚了,恐怕他們也跑不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