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殺與降(第2/2頁)

張順既然攻克黃榆關關城,連忙派遣使者前去稟告二當家“紫金梁”,邀其前來匯合,轉移到直隸之地。

話分兩頭說,且不說張順這邊如何。且說那“亂世王”既然不辭而別,和“紫金梁”、張順等人分營,便跟著“八大王”前往了榆社、武鄉。

結果流年不利,遇到了宣大總督張宗衡,做過了一場,雙方損失頗多。“亂世王”連番戰敗,早沒了先前的心氣,不由心情郁結,難以釋懷。

這時候生員韓廷憲伺機找上門來,拜訪與他。“亂世王”心情不好,少不得怪罪與他道:“你這廝還有臉上門?要不是你在中間挑撥我等兄弟義氣,我如何落得如此下場?”

“現如今官府威逼甚急,我又得罪了二當家‘紫金梁’,天大地大,何處還有我‘亂世王’的容身之所?”

韓廷憲聞言不由大笑道:“自古以來,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閣下大才,又有何處去不得呢?依我之見,閣下這是自懷明珠,而不自知呐!”

“亂世王”聞言不由一愣,問道:“此話怎講?如今你我已經是同一條繩子上的螞蚱,若有法子,且說與我聽!”

韓廷憲見事情成了七八分,不由笑道:“你可知我數次得罪與那‘紫金梁’,為何此人不敢殺我?”

“只因我卻有一條路子,正好能通到山西巡撫耳中。那‘紫金梁’既然想降於官兵,少不得走我的路子。若是得罪與我,豈能有半點活路?”

“如今我觀你‘亂世王’也是一個英雄,何不趁機奪了那‘紫金梁’的機會,做個清白人家?日後高官厚祿,也算有了著落!”

“這?”“亂世王”聞言一愣,不由問道,“連‘紫金梁’都要想方設法投降朝廷嗎?”

“你以為做個賊寇,能有什麽好下場不成?”韓廷憲譏諷道,“一群井底之蛙而已,等到朝廷騰出手來,調集邊軍精銳進入山西。賊寇旦夕可平,易如反掌耳!”

“你若有心,可遣一心腹之人,攜帶我書信一封,前去拜訪中人,上達巡撫耳目可也。”

“亂世王”一聽,不由大喜,連忙派遣自己的親兄弟,綽號“混世王”,攜帶書信,快馬加鞭去拜訪陽城竇莊張道浚。

彼時,因為義軍勢力較大,張道浚家丁又在陵川一戰,損傷不小,暫時讓士卒在家休養一番。而其人則受到山西信任巡撫許鼎臣的召集,準備趕往許鼎臣營中效力。

這時候正好“混世王”與北上的張道浚碰到一起。張道浚看過韓廷憲的書信以後,嘆了口氣道:“你們兄弟二人的忠義之心,我已知之矣!只是成與不成,非我所能做主。若是你信得過我,且隨我前往撫軍大營,看撫軍如何決斷,可好?”

“混世王”聞言不敢不依,只得跟隨張道浚北上。

這時候山西巡撫許鼎臣也沒敢穩坐在太原府中。他回到太原以後,先是拜訪並安撫一下太原府的宗室晉王,然後才帶領麾下五千人馬,趕往遼州城,試圖收服失土。

正好張道浚帶領“混世王”趕到,山西巡撫許鼎臣正好從他口中得知,“賊寇”在遼州城分贓不均,因為一個女子的緣故,已經分營為兩部。

一部“紫金梁”為首,依舊盤踞在遼州城;一部以“八大王”為首,已經和宣大總督張宗衡交過手,雙方不分勝負。

山西巡撫許鼎臣聞言不由大喜,他心想:正好這張宗衡為賊寇所阻,不能北上。而遼州城賊寇虛弱,正是我建功立業之時!

這時候張道浚才將“混世王”之事說於許鼎臣聽,那山西巡撫許鼎臣哪裏肯見他,便回道:“道浚卻是糊塗!我乃朝廷大員,豈可與賊寇有所往來?”

“你且回他,若是有心投降,便讓他斬了那賊酋‘紫金梁’,以示投降的誠意!如若不然,天兵既到,此類禍不旋踵矣!”

張道浚早已預料到這個結果,沒有辦法,只得將山西巡撫許鼎臣之言轉述與“混世王”。“混世王”聞言大怒,卻又不得不忍氣吞聲,只好辭別了張道浚,返回向“亂世王”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