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開源節流(第3/3頁)

寶釵笑道:“我聽說自從妹妹管家,開源節流都做的極好,連鳳姐姐都要甘拜下風呢。”

“不過是拆東墻補西墻罷了。”

聽探春謙虛,寶釵下意識翻開總賬目掃了眼庫銀結余,原是有個具體數目,好稱贊探春幾句,可看清楚上面的數字,卻一下子愣住了。

反復確認了幾遍,仍是不敢置信的問:“這家中結余是不是算錯了?怎麽竟還有三萬兩之多?”

三萬兩對於榮國府這樣的勛貴世家來說,原本只能算一筆小錢,但對比月前幾乎拿不出銀子幫王家治喪,這三萬兩已經足能稱之為巨款了。

探春揮揮手,示意侍書和香菱暫且退下,然後才道:“此事說來有些難以啟齒,不過也不是咱們家非要占便宜,實在是王家也沒有別的門路了。”

卻原來榮國府為了籌備婚事,不得不抵押了輪胎鋪子的幹股和分紅。

本來這樣做,雖然能在短期內籌集到資金,但因少了輪胎鋪子的進項,抵押出去的幹股幾乎是不可能再贖回來了。

但這時候探春給出了個主意,用抵押來的錢低價買下了王家的股份,然後再質押出去一部分,將分紅又贖了回來,剩下的除了補窟窿和籌備婚禮,竟還將將剩下了三萬兩銀子。

如此一來,家中既解決了短期財政危機,又趁機擴大了未來的進項,可說是一舉兩得。

唯一的問題就是吃相略有些難看——直接買斷股份和質押的價格可差了不少行市,何況王家的股份還比賈家的多【因為賈家曾賣給了焦順一部分,後來成了史湘雲的嫁妝】,裏外裏就差的更多了。

也就是王家如今徹底衰敗了,若不然絕不肯答應這種趁火打劫的交易。

賈探春說起這事兒時,少不得要用些春秋筆法,但薛寶釵還是從中分析出了內情,不由暗嘆果然是患難見真心。

不過略去著負疚感不提,薛寶釵倒也大大松了一口氣,原以為嫁過來之後,少不得要把自己的嫁妝賠進去,補一補窟窿,不成想竟還有幾分寬裕。

這一來,至少度過年關是沒什麽大問題了,就算老太太有個萬一也能設法支應。

於是不由對探春的經營之能真心感佩起來。

正拉著探春探討開源節流的事情,不想王夫人忽然差人來請,且不是請兩人去清堂茅舍,而是去榮禧堂。

心知必是有什麽要事,姑嫂兩個忙跟著傳話的到了榮禧堂。

賈政和王夫人原都是愁眉不展,但看到她們從外面進來,卻又強顏歡笑道:“方才宮裏傳出天大的喜訊,臘月初五,娘娘又要回家省親了!”

“什麽?!”

寶釵探春齊齊低呼一聲,當年金山銀山一般往外揚的場面,她們兩個可都是記憶猶新,眼下再要來省親,豈不要逼的家中債台高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