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中秋【中二】(第2/3頁)

更何況母親尤在病中,這時我怎麽忍心把妹妹從她老人家身邊帶走?!】

這是到如今最短的一段,卻是情緒轉變最大的一段。

上一段還沉浸在失去父親的憂傷,以及兄妹間美好的互動當中,這一段卻陡然提到了梅家催婚的事情,讓眾人的心情也隨之急轉直下。

【隆源五年六月初九。

母親說的對,梅世叔是堂堂翰林,焉能不知禮守禮?何況他當年困頓時,全賴父親資助這才得以金榜題名,若沒有迫不得已的原因,又怎會急著催促寶琴進京完婚?

但母親畢竟是在病中。

故此我在回信中詳細闡明了家中的情況,期望梅家可以寬限一段時日,至少等到母親的病情好轉之後。】

第五段‘薛蝌’的態度明顯又軟化了下來,字字句句可見他對母親的孝順,又著重突出了對翰林的推崇,以及自家曾對梅翰林有恩的事實。

這時眾人也都隱約猜出了焦順的用意,可靠這起居隨筆一樣的東西,真就能重創梅家嗎?

【隆源五年六月二十四。

梅家依舊堅持要妹妹進京完婚,看來果然是有迫不得已的緣故。

因母親也一再催促,希望可以完成父親的遺命,無奈之下,我已決議中秋之後攜妹進京。

母親雖不能前往,萬幸伯母與堂兄堂姐皆在京中……】

【隆源五年七月十八。

梅家再次來信催促,母親為此親自帶人整理好了行李,責令我立即進京……】

【隆源五年七月十九。

無奈啟程。

登船後不久,寶琴的艙室裏隱隱有哭聲傳出……】

這次焦順一鼓作氣寫了三段,當然內容都很簡短就是了。

而接下來也即將迎來重頭戲:

【隆源五年八月初三。

終於抵京。

因比預計中早到了半個多月,伯母一時尚未從榮國府搬回紫金街老宅,偏又恰逢榮國府老封君過壽,伯母便領著我與妹妹前往賀壽,不想老封君甚喜妹妹品貌脾性,極力挽留她在家中住上幾日。

伯母推脫不過,只得代她應下。

妹妹一向討長輩喜歡,希望嫁到梅家之後依舊如此……】

【隆源五年八月初四。

昨晚突然接到梅世叔傳信,讓我與妹妹盡快搬離榮國府。

或許是怕耽擱了婚事?

我與伯母商量之後,決定約梅世叔去老宅面談。】

【隆源五年八月初五。

梅世叔不顧家母尚在病中,反復催促妹妹盡快進京完婚,如今卻怎麽連半日假都舍不得請?!

伯母亦是寡居之人,因考量晚上見客多有不便,這才選在下午,誰知……

而晚上見面後,梅世叔又莫名要求婚事一切從簡!

我家雖不是書香門第,卻也是公卿貴胄之後,況且家父已然辭世,我這做兄長正該極力補償妹妹,怎麽可能讓她委委屈屈的出嫁?!

伯母為此也十分生氣。

梅家,到底是在想什麽?!】

這三段次序推進,首先解釋了兄妹兩個住進榮國府既是意外,也是梅家不斷催逼造成的結果。

然後第二段再次急轉直下,既表達出了對梅家無理要求的困惑,又體現出薛蝌處處為梅家著想的態度。

第三段的情緒再次達到高潮……

眾人看罷都是義憤填膺,尤其是頭回得知細節的黛玉、探春、湘雲三人,更是忍不住對梅家大加斥責。

林黛玉攬著寶琴的胳膊,也無形間增加了不少的力度。

【隆源五年八月初六。

一夜輾轉反側,我準備重新和梅家商量出一個折中的辦法,畢竟這是父親的遺命,臨行前母親又不止一次殷切囑咐……】

【隆源五年八月初七。

受了梅家的刁難。】

【八月初九。

同上。

另,我打聽到梅家老太太雖有些健忘,身子骨卻還算安康,心下有些矛盾,既為妹妹不用做沖喜新娘而開心,又為梅家的自私而惱怒。】

【八月十一。

梅家到底有沒有半點誠意?!

若不是……哼!】

【隆源五年八月十三。

梅家下了對月貼,一切終於算是塵埃落定了。

這幾日光顧著和梅家扯皮,竟都不曾見過妹妹一面,也不知她在榮國府過的如何。

不過有那麽多年紀相仿的姐妹相陪,她只怕是要樂不思蜀了。

唉~

難為她小小年紀就要嫁到梅家,且再讓她逍遙幾日吧。】

刨去最後一段拖沓的情感抒發,這幾段用寥寥數筆勾畫出了薛蝌與梅家談判的艱辛,以及委曲求全的無奈。

而接下來的一段再次出現波折。

【隆源五年八月十四。

今天突然聽姨媽說,因老封君寶愛琴丫頭,準備讓榮國府的二太太任她做幹女兒,也好讓二太太出面幫著打典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