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薛禮與高侃(第2/3頁)

所以薛禮必然不是通過正常渠道入伍的。

這也就解釋了他的命運為何出現了變化,他的命運明顯被幹預了。

薛禮聽到這話,再次陷入了遲疑,這次,他都不出聲了。

殷開山見此,趕緊踹了薛禮一腳,催促道:“殿下問你話呢,還不快答!”

他這不是在欺負薛禮,而是在幫薛禮。

畢竟,大唐身份最高的人問話,一個做小卒的如果不識趣,不作答的話,那麽很有可能會被拉下去埋了。

即便是李元吉不計較,回去了以後,他的上司,上司的上司,也會計較。

這就是大唐身份最高的人所具有的威懾力。

薛禮咬咬牙道:“小人是被臨時征召的民夫,在去朔方城送糧草的時候,因為展露了一些箭術,所以被破格納入軍中的。

小人入了軍伍以後,就被分配到了夥頭營,一直到現在。”

殷開山聽到這話,吹胡子瞪眼的還想踢薛禮一腳,因為薛禮雖然說出了他參軍的過程,但沒有指出具體的人,所以他覺得薛禮有點不上道。

不過,還沒等到他動腳,就被李元吉擡手給攔下了,李元吉笑著問薛禮道:“我要是問你誰破格將你納入軍中的,想必你不會告訴我吧?”

薛禮頭一下子壓的更低了,沒有說話。

李元吉接著笑道:“不過,你不說我也能猜到,是薛萬徹吧?”

薛禮猛然擡起頭,一臉的驚愕。

李元吉繼續笑道:“你不必感到驚訝,當時在朔方城裏的將校就那麽幾個,其中蘇定方、尉遲恭、程咬金等人做事都是有分寸的,不可能強征民夫入伍,更不可能將你這個年齡不夠的人納入軍中,只有薛萬徹不會在乎這些,所以也只有他才會破格將你納入軍中。

不過,他在將你納入軍中以後,並沒有將你安置在前方,而是將你安置在了夥頭營,還算有點分寸。”

薛禮聽到這話,也顧不得拘謹了,趕忙道:“是小人硬求著薛將軍將小人納入軍中的,不怪薛將軍,一切都是小人的錯。”

李元吉呵呵一笑道:“你倒是講仁義,不過你理解錯了,我並沒有責怪薛萬徹的意思,不過薛萬徹終究是做錯了事,所以得受罰。”

說著,李元吉看向殷開山問道:“依照軍法,薛萬徹此次所犯的事該如何懲罰?”

殷開山瞥了薛禮一眼,若有所思的道:“杖三十!”

薛禮在這個時候急切的道:“小人願意代替薛將軍領下所有責罰!”

李元吉點了一下頭,看向薛禮道:“好,看在你還算有點能耐,薛萬徹為軍中舉才有功的份上,我就給你免二十,就杖十杖吧!”

薛禮緊繃著臉,重重的應允了一聲。

殷開山當即派人將薛禮帶下去行刑了。

在薛禮被帶走以後,殷開山突然笑著道:“殿下回頭打算怎麽處置他?”

李元吉知道殷開山這是看出他的心思了,所以毫不客氣的道:“讓他給我倒夜壺,你給我刷夜壺如何?”

殷開山果斷的閉上了嘴。

李元吉這才有閑暇看向高侃,依照歷史上的記載,高侃應該算得上是一位名將,在名聲上雖然沒有薛禮大,在能力上或許也沒有薛禮高,但也是一位難得的良才。

更難得的是,他還有一位文武雙全,並且很有名的孫子,那就是邊塞詩人高適。

所以他還是值得培養一下的。

“你出身於渤海高氏?”

李元吉在盯著高侃打量了好幾眼以後,突然開口問。

渤海高氏也算得上是世家,雖然比頂尖的世家豪門弱了不止一星半點,但也算得上是比較高的門第,比薛禮的那個已經破敗的不能再破敗,中落的不能再中落的門第不知道強了多少倍。

也正是因為如此,高侃才有資格在大唐身份最高的人面前保持不卑不亢的態度。

這就是他的出身給他的底氣。

高侃比薛禮激靈多了,面對問話,笑嘻嘻的就回答了起來,“正是小子,小子是在募兵的時候加入軍中的,可沒走後門。”

殷開山聽到這話,瞪起眼喝罵了高侃一句,“不可無禮!”

高侃訕訕的看了殷開山一眼,然後態度沒有太大的改變,反而目光灼灼的盯著李元吉。

李元吉見此,笑著調侃道:“看來你是個小滑頭啊!有沒有興趣到我帳前做個執戟郎?”

面對這種聰明的滑頭,就沒必要耍什麽彎彎繞,直接了當的說出目的即可。

高侃聽到這話,大喜過望,單膝跪地道:“臣高侃多謝殿下賞識!”

漢以前的執戟郎沒什麽特殊的,但是漢以後的執戟郎代表著什麽,但凡是懂點歷史的,都知道。

高侃是個聰明人,僅憑李元吉這句話就明白了李元吉對他寄予厚望,如何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