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 慕容順和達延芒結波(第2/2頁)

李世民聽到這話,一下子就愣住了,良久以後才若有所思的道:“你是說達延芒結波嘴上說是跟突厥、西突厥、吐蕃交好,可實際上是在拿熱臉貼人家的能屁股,人家根本就不在意他,更不會派兵襄助他?”

李元吉點頭道:“是的。”

別的他不知道,但有兩點他是很清楚的,吐蕃內部如今還沒有統一,囊日松贊連自己的事情都忙不過來呢,又怎麽可能跑去襄助達延芒結波呢?

估計他還想著讓達延芒結波徹底的率部歸順吐蕃,幫助他去清理、統一其他吐蕃部族呢。

西突厥那邊雖然能騰出手來襄助達延芒結波,也有足夠的兵力襄助達延芒結波。

可西突厥的統葉護是什麽人?

貪得無厭的人。

這種人不拿到足夠的好處,你讓他出兵幫你,根本不可能。

而捅葉護又是一個極度貪婪的人,他連他自己的族人都不放過,都要壓榨一圈,達延芒結波根本滿足不了他的胃口。

估計他如今正吃著達延芒結波的孝敬,在心裏大罵達延芒結波是煞筆呢。

畢竟,達延芒結波主動湊上去送孝敬,人家收了啥也不幹,他也不能拿人家怎麽樣,人家怎麽可能不收,又怎麽可能不在心裏罵他是煞筆。

當然了,國與國之間,勢力與勢力之間,並沒有絕對的事情。

如果達延芒結波在吐谷渾生死存亡之際,肯舍棄一切,率部歸降西突厥,成為統葉護的犬馬,統葉護還是有一定的可能出兵幫他的。

李元吉之所以如此篤定統葉護不會幫達延芒結波,不是因為達延芒結波舍棄不了一切,而是因為統葉護快死了。

歷史上統葉護具體是什麽時候死的,沒有明確的記載,但是有相應的事件記載。

那就是在突厥的薛延陀、回紇等部背叛出突厥的時候,統葉護就已經死了,也是因為如此,阿史那社爾在率部去追擊薛延陀、回紇等部的時候,才能打下半個西突厥,成為了西突厥那邊的都布可汗。

如今薛延陀、回紇等部雖說提早的叛出了突厥,可並沒有提早很多年。

所以用他們叛出突厥的時間為節點推算的話,統葉護應該就是這兩年死。

而且很有可能就是今年。

因為大唐在和西突厥建交以後,唐儉親自走了一趟西突厥,面見過統葉護,對統葉護的身體狀況有一定的了解。

這位的人生可以稱之為是西域的李隆基,他的人生走向幾乎跟李隆基一模一樣,前半生英明的不像話,用極快的速度就統一了西域,建立了西突厥的基業,並且將西突厥擰成了一塊。

後半生就沉迷於前半生的功業中了,開始坐享各種富貴了,也開始各種倒行逆施。

這也使得歷史上西突厥僅僅是輝煌了一瞬,很快就分崩離析了。

如今他倒行逆施,沉迷於酒色已經許多年了,不僅將西突厥內部弄的是天怒人怨,他自己的身子骨也被掏空了。

據唐儉回來以後說,他的臉色已經開始泛黃,人也如同朽木,已經沒辦法再在馬背上馳騁了,出入都要人擡著。

對於一個草原人來說,沒辦法在馬背上馳騁了,那就證明快要死了。

畢竟,草原人的一生都是跟馬匹分不開的,一些人在繈褓中的時候,就開始在馬背上討生活了。

所以草原人駕馭不了馬的時候,就是他們死的時候。

而統葉護馬上就要死了,又怎麽可能發大軍去襄助達延芒結波呢?

他是老了,也幹了許多昏庸的事,但不代表他已經從以前的那個英主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蠢貨。

昏庸並不代表著蠢。

歷史上許多昏君,都擁有極高的智慧。

比如嘉靖,人家幾十年不上朝,一心煉丹修仙,照樣把朝野上下玩的團團轉。

由此可見,昏君只是昏,不是蠢。

統葉護既然不蠢,又怎麽可能在快要死的時候,將大軍派出去襄助達延芒結波呢?

他不怕派出去的人在域外起事,殺會域內?

他不怕域內的人在他將兵馬調出去了以後,覬覦上他的王位,甚至發動政變?

他肯定怕。

所以他說什麽也不會在行將就木的時候將身邊的大軍派出去的。

他必須留下數量龐大的大軍拱衛著他,這樣他才會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