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人心(第2/3頁)

這件事並不是李淵交代他做的。

李淵雖然重新駕臨了太極殿,但依然不管政務。

只是充當著人形吉祥物,以及人形圖章。

讓所有人都知道,即便是大唐的太子,齊王,以及已經被廢除的秦王全部都出征了,大唐的皇帝依然還在。

大家可以放心的該幹什麽幹什麽。

所以要先刮一層牛羊的主意,是這個老倌自己的主意。

老倌秉持著他這也是為大唐好的理念,根本沒跟人商量,就直接付出行動了。

“不知殿下對臣的提議,考慮的如何?”

李綱在遙望著注視了一會兒後,收回目光問。

李元吉放下酒盞,沒好氣的道:“這些牛羊需要押回長安以後,交給民部來分配。”

民部也就是戶部,只不過這個時候不叫戶部,叫民部。

歷史上是在李治上台以後,為了避諱李世民的名字,所以將民部改成了戶部。

李綱長嘆道:“殿下應該很清楚,這些牛羊若是被押回了長安,交給民部分配,到時候就落到各個權貴家裏了,百姓得不到任何實惠。

說不定還會因此遭罪。”

很多時候,好事在經歷了無數波折以後,很容易變成壞事。

尤其是在國家政令這種事情上,往往朝廷定下的政令是好事,可是經過了各級衙門的曲解以後,就變成了壞事。

這就跟儒學一樣,最初發展起來的時候,所有的諸子典籍幾乎全是好東西,可是因為沒有標點符號斷句的原故,所以被後來的學者各種曲解,最後很多諸子典籍裏面的東西,被曲解的面目全非。

甚至意思跟本來的意思相差了十萬八千裏。

這也是為什麽朱子出世以後,被推崇的原因。

因為他依照他的思想,給諸子典籍定下了一個標準的意思。

後來者只需要按他的意思學就行了,不需要再理會其他的意思。

李綱說牛羊交給民部分配給權貴以後,百姓得不到實惠,而且很有可能會遭罪。

意思就是說,長安城內一口氣湧進去這麽多牛羊,不僅會拉低百姓們養的牛羊的價錢,還容易促使著權貴們去圈地放牧,或者侵占民田。

長安城各處的地,分給權貴和百姓們種雖然分不完,但一旦開始圈地建草場,那有多少地都不夠。

“李公要是不放心,等回到長安城以後,就由李公盯著此事,如何?”

李元吉盯著李綱問。

李綱長嘆了一口氣,疑問道:“殿下為何執意要將這些牛羊押回長安城呢?殿下難道不知道將這些牛羊押回長安城以後,一路上的損耗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

死了的牛羊遠沒有活著的牛羊值錢,而活著的牛羊是要吃草的。

數十萬頭的牛羊,每天消耗的草料就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字。

雖然時間已經到了初春,萬物復蘇,草木已經開始露頭了,可讓數十萬牛羊一路吃下去,還是會將許多地方啃成白地的。

如果吃不飽,每天還要趕路的話,那就會掉肉、掉膘,最後甚至餓死。

這些牛羊才經歷了一個寒冬,身上貼的秋膘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已經耗不起了。

李元吉感慨著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需要借此激勵人心,激勵我大唐的百姓。從隋末亂世到如今,已經過去十數年了。

在這期間,各地征伐不斷,百姓們早就被折騰的精疲力竭了,也被折騰的苦不堪言了。

所以我必須告訴他們,戰爭已經結束了。

以後再也不會有兵災危害到他們了。

他們可以放心的伺候農桑,生兒育女。”

李綱愣了一下,低下頭思量了片刻以後,蠕動著嘴唇要反駁。

李元吉繼續道:“我大唐如今的丁口只有不到一百五六十萬戶,囤積的糧草幾乎沒有多少。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此次擊潰了頡利以後,沒辦法乘勝追擊,只能追在頡利屁股後面,趁著頡利沒辦法阻止兵力阻擋我們的時候,撿回長城以南的所有疆域。

若是我大唐人口充沛,糧草眾多的話,我們根本不需要這麽做,我們可以在擊潰頡利以後,毫不猶豫的殺進突厥,將突厥人趕盡殺絕。

將突厥的牛羊、馬匹、疆域,變成我們的地方。

所以我必須激勵百姓,讓他們盡快的生兒育女,壯大我大唐的人口,種更多的良田。”

李綱張了張嘴,最終什麽也沒說,只是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比起數十萬頭牛羊趕到長安城的損耗,以及分配給權貴們以後帶來的危害,激勵百姓顯然更重要。

雖說人心這個東西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但被激勵起來和沒被激勵起來,完全是兩碼事。

激勵起來的人心,能移泰山,能完成天下所有難以完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