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四章 唐突之戰(十三)(第2/3頁)

沒必要還留在戰場上去做無畏的犧牲。

反正騎兵在形成的沖勢以後,是停不下來的。

所以有沒有人操持,騎兵們都會踩著鐵蒺藜撞上刀車。

“嘭!”

率先沖到陣前的踏實力部騎兵,還沒有臨近刀車,就栽倒在了地上,戰馬拖著馬背上的突厥騎兵足足向前滑行了數尺才停下,然後狠狠的撞在了刀車上,被刀車上的尖刀刺成了血葫蘆。

然後一個又一個的戰馬栽倒,馬背上的騎兵掉落,被刀車刺死。

在沖在最前列的三四列突厥騎兵被鐵蒺藜所傷,撞上刀車以後,第一排的刀車才被突破。

整個場面看起來就像是一群人騎著馬在向刀車上撞,在自殺一樣。

慘烈而又血腥。

但一點兒也不愚蠢。

因為騎兵在沖起來的時候,尤其是背後還有更多的騎兵在跟隨的時候,撞向刀車而死,反而是死的最直接,也最幹凈的方式。

一旦勒馬駐足,只會被踩成肉泥。

到時候連一具完整的屍首都找不到。

橫豎都是死,死在沖鋒的路上,為族人做墊腳石,遠比死在自己人的踐踏下,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

中原人懂得舍生忘死,懂得獻身,草原人也懂。

只不過,效忠的對象,以及所需要達成的目標不一樣罷了。

中原人舍生忘死,不惜獻身,有可能是為了錢財,也有可能是為了高官厚爵,還有可能是為了守衛家人,守衛朝廷。

草原人舍生忘死,不惜獻身,有可能是為了族群,有可能是迫於無奈,也有可能是為了在戰後獲得大量的戰利品。

相比起中原人,草原人的舍生忘死顯得更無畏。

因為他們沒有恒定的文化,甚至連恒定的文字也沒有,能學習到的道理和知識都是口口相傳的。

一些夾雜著智慧者、掌權者私貨的東西,可以輕而易舉的被灌輸到他們腦海裏。

一些帶有著濃重的宗教色彩的東西,也可以輕而易舉的主宰他們的思想。

所以,在他們眼裏,死亡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死後不被他們的天神所接受,不被那些高高在上的佛陀們所接受。

有人或許覺得這不可思議,可現實就是如此。

為了被他們所信奉的天神、佛陀們所接受,為了一些虛無縹緲的勇士的名頭,也為了能成為掌權者認可的猛士,他們能做的很多。

他們可以成為殺人放火的惡魔,也可以成為奉獻自己、奉獻妻女、奉獻一切的狂信徒。

將自己的血肉,妻子兒女的血肉奉獻給神佛的事,在草原上比比皆是。

絕大多數草原人還把這當成了是一種無限光榮的事情。

這些事情在大唐的一些愚昧落後的地方也有,只是沒有草原上那麽普遍,那麽猖獗罷了。

自從西門豹把神婆送給了河伯做妻子以後,中原的掌權者們就開始約束神權的肆虐了,破除淫祠野祀的事情,中原的掌權者們一直在做。

甚至到了大唐,湧現出了一大批跟神佛作對的狂徒。

太史令傅奕就是狂徒中的佼佼者。

時不時的上書請李淵滅佛。

年中的時候,傅奕又上了一道奏疏,還是要求滅佛,並且列舉了許多佛門的惡行,以及滅佛以後的好處。

嚇的佛門裏的一些高僧頻頻通過關系向宮裏遞話,甚至發下了傾盡佛門資產,為大唐拯救無家可歸的稚子的虛假的大宏願。

也就是李元吉剛剛掌權,不想再大唐內部還沒有徹底安定下來,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舊部還沒有徹底被招撫前,再跟佛門起沖突。

不然的話,橫豎都得跟傅奕好好聊聊。

畢竟,細數後世所有的名山大川,那個上面沒有一間廟,那個邊上沒有一座塔。

所有的風景區中最常見的就是佛寺、道觀、佛塔。

那些高聳的讓人生畏的大佛,更是比比皆是。

人常說耗費數十萬民力修建長城的秦始皇是暴君,可長城歷朝歷代都在用,許多朝代更是將長城當成了抵禦外敵最大的依仗。

佛門修築的那遠比四百八十寺更多的寺廟,遠比修築長城耗費的人力物力更多的大佛,引得無數人稱贊,引得無數人神往。

可對這國,對這家,又有什麽用?

除了勞民傷財,汙了名山大川的純凈外,沒有任何用處。

也就是中原有西門豹、傅奕這種不信神佛的狂徒約束,才沒有使得神佛發展的更猖獗。

不然,草原人所面對的一切,就是中原人所面對的一切。

也就是草原沒有西門豹、傅奕這種不信神佛的狂徒約束,才使得神佛在草原大行其道。

最終到了千年以後,神佛留下來了,可草原上所崛起的匈奴、突厥等一個個橫行一世的民族,都這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