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一章 阿Q精神的由來(第2/2頁)

李令和李絮一下子就歡呼了起來,對於楊妙言說的後半句話,她們根本就沒放在心上。

只不過她們才剛剛歡呼起來,就被楊妙言的一個眼神給瞪的又乖乖的站好了。

等到楊妙言沒好氣的丟下一句話離開以後,她們又重新歡呼了起來。

“我看啊,我以後會成為府上最大的惡人,府上上上下下都不會喜歡我。反倒是你這個處處裝好人的家主,會贏得所有人喜歡。”

李元吉在李令和李絮的歡呼聲中,哭笑不得的搖了搖頭。

他從楊妙言的話裏聽出了那麽一絲絲怨意。

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一個家裏,總得有人唱紅臉,也總得有人唱白臉。

如果都唱紅臉或者白臉的話,那這個家裏是會產生矛盾的。

說起來,楊妙言是不是有點重男輕女了?

為什麽三個孩子都在他身上趴著,楊妙言只教訓了李令和李絮,沒有教訓李承業呢?

“父親!我要去海池遊船!”

“父親!我要去望雲亭摘花!”

“父親!我想去承慶殿找承乾兄長!”

“……”

就在李元吉分析楊妙言的重男輕女程度有多深的時候,三個小家夥已經歡呼雀躍完了,並且提起了條件。

李元吉想了一下,發現今天沒什麽要事需要處理的,就決定親自帶三個小家夥去玩一玩,共享一下天倫之樂,順便讓三個小家夥感受感受父愛。

不過,對於李承業提出的要去承慶殿找李承乾的條件,他果斷無視了。

現在要找李承乾的話,去承慶殿根本見不到人,只會看到一群惶恐不安的紅眼病患者,以及重度失眠症患者。

去陜東道倒是能見到人,走得快一些,興許在半道上就能追上李承乾。

只是現在他可沒這些閑暇陪著李承業去追李承乾。

說起來,李承業這個小家夥似乎對李承乾挺依賴的,難道是因為被李令和李絮欺負的太狠了,只有李承乾能幫他,所以才如此依賴李承乾?

懷著這種疑惑,李元吉帶著三個小家夥先趕往了望雲亭去摘花。

雖然恭禮門距離海池更近,但李元吉還是選擇了帶三個小家夥去望雲亭。

之所以會做出如此選擇,是因為望雲亭在此次宮中政變中並沒有被波及,四處都是幹幹凈凈的,而海池,至今仍有一些鮮血的痕跡沒有清理幹凈。

李元吉雖然在宮中政變之後沒有去過海池,但他可以想象得到李淵在得知了三個兒子領著兵馬在宮中互毆以後,會發什麽瘋。

估計專屬於李淵的那一艘龍船已經被鮮血染紅了。

渡口處的木板估計也已經被鮮血侵透了。

雖說當時陪伴李淵遊船的全是他的親信和近臣,李淵沒有大開殺戒的理由。

但當他們得知了玄武門、安禮門、甘露殿所發生的一切以後,一定會阻止李淵涉險。

李淵想盡快趕到甘露殿的話,只能殺出一條血路來。

雖說他們有點找死的嫌疑,但他們也算是求仁得仁。

有人或許覺得不可思議,但在古代就是這樣。

在古人眼裏,有太多太多東西比生命更重要。

比如對君王的忠誠、對父母的孝順、對同僚的仁義、對朋友的承諾、對兄弟的友愛等等等等。

為君王舍生忘死者,比比皆是。

為朋友兩肋插刀者,隨處可見。

為兄弟背負重罪,亦或者以命相搏者,更是遍及天下。

這也是為何李淵說什麽也不願意將宮中政變的具體消息透漏出去的原因,因為一旦傳出了皇室兄弟不和,且刀兵相向,還差點鬧出人命的風聲以後,會被那些家中兄弟和睦、兄友弟恭的百姓笑話死的。

人家是沒有皇室富貴,也沒有皇室那麽大的權柄,更沒有皇室那麽高高在上。

但這並不妨礙人家在道德上批判皇室,在精神上嘲笑皇室。

這是長久以來受壓迫的百姓們的一種發泄方式,也是長久以來受壓迫的百姓們在精神上尋找慰藉的唯一方式。

在後世,人們喜歡稱其為阿Q精神。

李淵顯然不願意讓皇室的醜聞變成一樁笑話,去取悅百姓。

李元吉也沒有這方面的愛好,如果非要他去取悅誰的話,他只想取悅剛剛路過神龍門的時候,突然耷拉下臉的便宜兒子李承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