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捷再傳!(第2/2頁)

李元吉要是死腦筋,守著葦澤關不退,死在了葦澤關的話,也許能為大唐多爭取一些時間,能讓突厥人少禍禍大唐一些地方,但是對他李世民而言,只有害處,沒有益處。

此次李元吉是跟著他李世民出征的。

他身為兄長,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弟弟的安危。

李元吉要是死了,李淵除了記恨突厥人以外,也會厭惡他。

李淵會覺得,是他沒照顧好李元吉,沒盡到做兄長的義務,才害死李元吉的。

李淵一旦厭惡了他,他的太子之位怕是又要飛了。

所以,李世民心裏很矛盾,一面希望李元吉能多撐一會兒,一面又不希望李元吉死撐。

“還有幾日到葦澤關?前去探路的斥候可發現葦澤關的信使,亦或者突厥人的蹤跡?”

李世民跨坐在馬背上,皺著眉頭詢問身側的屈突通。

屈突通原本在洺州戰事結束以後,要返回洛陽坐鎮。

但是在聽說了葦澤關告急,李元吉可能有性命之憂以後,立馬主動請纓,請求隨軍趕往葦澤關馳援。

屈突通降了李唐以後,一直給李世民充任副手,跟李世民配合的也還算默契。

李世民此次去葦澤關,要對付突厥人二十萬大軍,有屈突通援手的話,也能輕松不少。

所以在屈突通主動請纓要去葦澤關的時候,毫不猶豫的答應了屈突通。

屈突通聽到李世民的話,沉聲道:“以我們現在的速度,趕到葦澤關還得一旬往上。前去探路的斥候並沒有發現葦澤關的信使,也沒有發現突厥人的蹤跡。”

李世民的眉頭一下子皺的更緊了,“沒有發現葦澤關的信使,那就說明葦澤關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沒有發現突厥人的蹤跡,那就說明葦澤關還在我們大唐手裏。

以元吉手裏的兵力,能撐到這個時候也不容易。

不過越是如此,我越擔心啊。”

屈突通深深的點了點頭。

李元吉手裏的兵馬太少,身邊也沒什麽高明的謀士為他出謀劃策,在突厥人二十萬大軍的攻伐下,守住葦澤關的時間越長,付出的代價也就越大。

當李元吉手裏的兵馬銳減到一定地步的時候,突厥人一旦破關,李元吉即便是想逃,也不一定能逃的掉。

李世民越想越擔心,對屈突通下令道:“傳令下去,讓各部將輜重留在邢州,輕裝上陣,盡快趕往葦澤關。”

屈突通鄭重的點了一下頭,準備下去傳令。

就看到了一隊斥候,簇擁著三個騎兵,快速的向他們所在的地方趕來。

為首的那個騎兵,身上背著一面赤色的令旗,腰間懸著一面帶纓的牌子。

“葦澤關大捷!”

為首的騎兵一邊沖,一邊高喊。

李世民、屈突通,以及他們身後的殷嶠、秦瓊、雙士洛、韓良等人,齊齊愣住了。

李世民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殷嶠等人也是如此,殷嶠更是拽住了身邊的秦瓊問道:“他喊什麽?”

秦瓊難以置信的道:“他說葦澤關大捷!”

殷嶠瞪起了眼,“怎麽……怎麽可能?”

秦瓊也覺得不可能。

可信使做不了假,信使身上的赤色令旗也做不得假,信使身上懸著的太平牌也做不得假。

更重要的是,沒人敢在這種事情上耍著玩。

李世民遠比李秀寧鎮定多了,在經過了短暫的愣神以後,心裏快速的被震驚填滿,但是臉上沒有太多變化,也沒有說什麽,一直靜靜的等著信使臨近。

信使跨馬沖到了李世民眼前以後,在一眾人懷疑、震驚、難以置信的神情中,快速的將背後的信筒交給了李世民。

李世民拿過了信筒,在一眾人各色的神情下,快速的打開,一目十行的瀏覽了一遍信上的內容。

“殿下……怎麽說的?”

“對啊,葦澤關怎麽就大捷了。”

“是突厥人轉性了,還是梁師都臨陣倒戈了?”

“也有可能是吐谷渾和西突厥的人趁機偷襲了東突厥的龍庭。”

“……”

屈突通等人也顧不得禮儀,一個個七嘴八舌的說著。

他們雖然對葦澤關大捷抱有懷疑,但是在沒有疑點出現之前,他們還是暫時相信了葦澤關真的大捷了。

不過他們並不認為,葦澤關大捷跟李元吉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