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這就出征了嗎?(第2/3頁)

不過,李元吉遭受了雷擊,有那麽一些轉變,倒也合情合理。

一個作惡多端、罄竹難書的人,在遭受了天譴以後,還不知悔改,那只能說明這個人不怕死,或者是腦子有問題。

從李元吉往日的“豐功偉績”,證明了李元吉是一個怕死的人。

怕死的人被天譴嚇的變乖了,完全合乎情理。

李淵沉吟著道:“你此次充任的是後軍總管,最主要的職責就是督運糧草,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讓你去沖鋒陷陣的,所以你不用擔心會攪亂戰局。”

讓一個變聰明、變的通情達理的兒子躲在後面,不是李淵的風格。

大唐正是用人之際,李淵又是一個任人唯親的人,怎麽可能放著一個武藝高強,還聰明的兒子在宮裏吃閑飯。

說實話,要不是宗室實在沒人用了,李淵也不會讓殷嶠和劉弘基充任左右兩軍總管。

李元吉還要推脫。

“父親……”

“你是不是怕有危險?”

李元吉剛開口說出兩個字,就聽李淵突然開口。

李淵就差光明正大的問李元吉是不是怕死了。

礙於群臣還在一邊看戲,為了維護兒子的面子,李淵只能換了個說法。

“兒臣只是……”

“那我請屈突將軍充任你帳下副總管,請殷嶠伴你行至洛陽,你看如何?”

李淵沒給李元吉說話的機會,就做出了決定。

看似在問李元吉的意見,可不等李元吉回答,他就看向了李世民問,“此次征討劉黑闥,屈突將軍可有要職?”

本來沒有,李淵這麽一問,那就有了。

李世民原本是準備讓屈突通好好休息休息的。

屈突通年事已高,已經不適合在冬日裏長途跋涉的去作戰了。

一旦路途勞頓,再感染個風寒什麽的,很有可能就一命嗚呼了。

屈突通為李世民出了不少力,李世民希望屈突通有個善終。

不過,李淵有意讓屈突通給李元吉當保鏢,李世民舉雙手雙腳贊成。

有屈突通給李元吉當保鏢,他也不用在對敵的時候,分心照顧李元吉的安危。

至於幫李元吉說話,讓李淵卸了李元吉後軍總管的差事,李世民想都沒想。

在這件事上,李世民比李元吉看的通透。

李淵任人唯親已經成了本能,在兒子還能用的情況下,李淵絕對不會用外人。

“兒臣準備請屈突將軍鎮守洛陽。”

李世民順著李淵的心思,給屈突通安排了一個職位。

李淵點了點頭,看向了坐在殿內的屈突通,“屈突將軍可有異議?”

屈突通起身,恭敬一禮,“臣無異議。”

他又不是第一次給李元吉當保鏢了,已經習慣了。

其他人給李元吉當保鏢,跟李元吉尿不到一個壺裏。

他因為長相的關系,勉強能跟李元吉處得來。

“那就這麽定了。”

李淵大手一揮,做了決定。

而且李淵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又請了兩個國公給李元吉當保鏢,李元吉也沒辦法拒絕了。

再拒絕,那李淵估計就會差人將他綁到戰場上去。

李元吉也算是看明白了,李淵逼他上戰場,不是因為李淵看得起他,而是因為李淵任人唯親已經到了令人發指的地步。

這麽重要的戰事,不多派幾個自己人去,李淵根本不放心。

大唐的降將多,反出大唐的降將也多。

尤其是在劉黑闥等一眾王世充、竇建德舊部反了以後,李淵就更不放心降將了。

所以,大軍外出征戰,兵權說什麽也得握在自己人手裏。

“事不宜遲,速速準備,即刻啟程!”

李淵果斷下令。

李建成、李世民帶著群臣們向李淵一禮後,立馬下去做準備。

從武德元年到現在,大唐幾乎無時無刻不在打仗。

眾人們早已熟悉了流程,也熟悉了出征的規矩。

所以沒有什麽誓師大會,也沒有什麽繁文縟節。

一切從簡,一切從速。

李元吉一臉無奈的出了太極殿,回到武德殿的時候,楊妙言、陳善意,以及一眾夫人、姬妾、兒女,已經恭恭敬敬的等候在武德殿正殿門口了。

李淵在太極殿內定下由李元吉充任後軍總管的時候,就已經有內侍策馬趕到武德殿向楊妙言通稟,讓楊妙言為李元吉出征做準備。

一眾武德殿的侍衛,早已經披甲持刃,整裝待發。

謝叔方早已策馬出了太極宮,去城外的田莊召集齊王府其他侍衛。

大唐出征的效率很快,快的讓李元吉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等到李元吉回過神的時候,楊妙言已經為他披上了戰甲、懸上了橫刀、帶上了頭盔。

陳善意牽著寶馬,馬背上懸著長弓、箭壺,另有侍衛舉著三米長的馬槊,躬身立在寶馬的一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