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開始!(第2/4頁)

“嗯。”克雷德看向另一邊,他另一側坐著的,是一個女人,女人和莫斯瓦特一樣,乍看一眼很年輕,但實際年齡,真的不小了。

她叫葛莉瑞雯,是《秩序周報》的主編,按理說,她沒有資格坐在這裏的第一排,而且還是坐在樞機主教身側。

但她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她是非教會宣傳組織的話事人。

現階段,傳教方式除了傳統的教堂傳教所外,根據這個紀元發展出來的社會文明格局,衍生出了新的方式,比如那一個個明面上沒有教會色彩的宣傳組織。

它們的活動範圍不僅僅局限在秩序神教的傳統區域,事實上,它們的建立本就是針對其他神教的轄區,去那裏宣傳秩序的思想,吸引底層信徒以及,吸引對方的神官。

也因此,葛莉瑞雯能夠有資格坐在克雷德的身側。

“有什麽有意思的東西麽?”

葛莉瑞雯攤開手掌,丟下一顆藍寶石,寶石散開,出現了一道平面。

上方大熒幕上正在投影著奧古雷夫要塞的選拔畫面,而葛莉瑞雯這裏則操控著奧古雷夫雕像的眼睛進行更具體靈活的觀測。

“這支小隊,很有意思,是來自約克城的小隊,他們是最早確定架構的,基礎是四人,吸納了一名陣法師和一名牧師。”

“哦?”克雷德笑了,“是沉穩的。”

選拔者都是年輕人,一群年輕人在一起往往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組隊時會下意識地選擇看起來實力最強的。

但站在領導者的角度,一個團隊,確實需要一個真正優秀的存在作為領頭羊,但更重要的,是保證其健全與穩定;否則,團隊也將失去其存在的意義。

而更高層的存在,比如克雷德現在所處的第一排這些人,他們看事情又有新的角度,因為他們組建的不是團隊,他們是在搭建一個平台。

一個良性的平台,才能給予優秀人才發育和成長的環境,才能讓他們發展到獨當一面的高度,形成真正的雙向共贏。

“是的,從一開始目的就很明確了,已經贏在了起跑線上。”葛莉瑞雯說道。

畫面中,是卡倫正在向自己隊員做演講的畫面,不過只有畫面,卻沒有聲音,因為距離太遠,一切投影的傳輸都依靠奧古雷夫的“眼睛”。

想安排聲音的話難度不大,卻需要在這裏嵌入單獨的法陣,會破壞要塞選拔場地本身的陣法運轉,增添不必要的麻煩。

但單純從畫面裏就能看出來,這位年輕隊長的話語,對自己手下隊員們起到了很明顯的激勵。

“呵呵。”

克雷德看到這個畫面,忍不住笑了。

葛莉瑞雯問道:“您是看到了自己年輕時的樣子?”

“嗯,有一點,這個年輕人叫什麽名字?”

葛莉瑞雯口袋裏飛出一個記錄簿,一只鵝毛筆翻開記錄簿開始自動檢索,很快得到了答案,落在了那一頁上,還有卡倫的素描,畫得幾乎和照片沒什麽區別。

“根據名單記錄,這個年輕人叫卡倫,卡倫席爾瓦。”

“卡倫?”克雷德微微思索,“這名字,有點耳熟。”

這時,坐在第二排的一名主教站起身,湊過來,小聲道:“大人,您在暗月島還曾稱贊過他。”

這位主教大人是暗月島談判代表團成員之一,他記得那晚的畫面,樞機主教大人忽然停下腳步,對眾人提到了一個叫“卡倫”的年輕人名字。

“哦,我記起來了。”

其實,克雷德主教記憶力很好,是非常的好,而他之所以會模糊了卡倫的名字,是因為他根本不認為這個名字需要自己記住。

當時的自己,不過是因為這個叫“卡倫”的神官,按照《秩序條例》教訓了守門人的晚輩,迫使守門人在聊天中途離開去親自解決這種小孩子之間的事,讓他感到很有趣罷了。

不過,真正頂層領導的哪怕是無心的一句話,下面人也會做出非常多的聯想,最重要的是,下面的人,根本不敢去問更不敢去賭,領導到底是暗示還是在開玩笑。

沃福倫主教原本還想鬧點小脾氣,故意不把卡倫名字放進去,想看看哪位大人物會來求這個情,但等到克雷德那句話後,沃福倫主教不僅主動加上了卡倫名字,還透了題。

葛莉瑞雯將卡倫的那張紙撕了下來,遞送到克雷德面前。

這是克雷德第一次正經看卡倫的信息記錄。

“神仆?”

葛莉瑞雯笑道:“可能是比較懶吧,這種現象,並不罕見。”

克雷德主教開口道:“要有規矩。”

旁邊的莫斯瓦特開口道:“我會傳達給相關部門,讓他們開展一場針對這種現象的整風運動。”

葛莉瑞雯附和道:“的確,這樣能保證我教可以最大程度地摸清楚教內實力分部和發展情況,要所有大區一起推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