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七章 漣漪

紐約時報做出報道,“星際爭霸”的爆賣,不僅僅是遊戲上,讓世嘉DC主機,也跟著爆賣了一把!

之前世嘉主機,因為定價問題還有主機遊戲太少,被索尼PS主機給壓了一頭,而現在“星際爭霸”的發售,讓世嘉的主機銷量,也開始被拉升起來。

新遊戲的發行,再加上世嘉主機掌門人彼得·摩爾,開始了降價促銷,讓世嘉DC主機,單日爆出全球14萬台的銷量!

賣主機,可比起賣遊戲光碟賺錢多了,一台遊戲主機,再加上各種配件,售價達到了399美刀,比起賣一款遊戲貴的多,讓世嘉一天就賺了五千五百多萬美刀,這也能看出,索尼、任天堂為什麽死抓著主機行業不放了。

“遊戲將可能出現新的產業鏈,雪樂山重新定義了遊戲的概念,遊戲成為互聯網變現的‘渠道’之一,賦予了遊戲新的概念!”

紐約時報花費了不少的篇幅,來告訴訂閱用戶,遊戲對於雪樂山,還有互聯網的影響力,跟著雪樂山受益的也不僅是一家公司,而是一整個產業鏈,包括遊戲廠商、主機、遊戲零售商等等。

“華爾街日報”,對於“星際爭霸”的銷量做出了預估,“星際爭霸的銷量,因為遊戲操作難度、類型等原因,可能不會超過‘暗黑破壞神’,但依舊是今年阿美利加乃至全球,最熱賣的遊戲之一!”

“據雪樂山總裁肯·威廉姆斯接受ICNC電視台時的采訪,雪樂山是想要對遊戲發展新的行業,電子電競行業!

星際爭霸遊戲,可能會成為雪樂山,進入電子競技行業得第一款遊戲,如果電子競技行業能夠出現,那這個行業,將會把遊戲,帶到新的高度,跟電子競技相關的行業,將包括電競賽事轉播、電競設備、廣告贊助、門票收入、周邊產品授權等等,當然,雪樂山可能會有的盈利方式。

電競行業,未來有可能跟足球、籃球、橄欖球等體育行業一樣,成為全球一種新興的體育賽事!”

華爾街日報,則對於雪樂山正在搞的電競很感興趣,這哪怕還只是一個概念,雪樂山提出來的設想,可一個新行業的出現,總是讓人充滿期待。

就像現在的互聯網行業,它也不賺錢,可並不妨礙,華爾街利用互聯網概念炒作,是賺的盆滿缽滿。

電競行業的概念出現,對於華爾街機構來說,又有了新的炒作機會,它們不怕概念不靠譜,就怕沒概念。

一個電子競技的概念,比雪樂山賣一百款“星際爭霸”遊戲,還讓華爾街興奮,賣一百款“星際爭霸”,才能賺多少美刀,可利用電子競技的概念,華爾街機構能夠反復橫跳,各種割韭菜!

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星際爭霸”的爆賣,一天賺八千萬美刀,這種割韭菜的能力,整個阿美利加都沒多少。

整個矽谷跟華爾街更是被刺激到了,不少矽谷公司紛紛宣布進入遊戲行業,華爾街的機構,也開始搶投遊戲公司,全球知名的遊戲廠商,育碧、EA、動視等,市值都跟著水漲船高。

阿美利加世嘉總部,跟日苯世嘉分家之後,阿美利加世嘉,就開始取代世嘉在全球的影響力,畢竟賣主機的是阿美利加世嘉。

此刻阿美利加世嘉總部,也是一片忙碌,彼得·摩爾不斷接著電話,之前對世嘉主機愛答不理的那些經銷商、代理商們,現在紛紛打電話過來,想要讓世嘉這邊給它們發貨。

“現金結算,想要拿機子,必須現金結算,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世嘉主機不接受季度結算,那幫該死的墻頭草!”

彼得·摩爾向著世嘉主機的主管喊道,隨後又拿起電話,向著大洋彼岸打了過去。

“方,世嘉主機,需要加大產能,我需要滿足這些訂單!”

彼得·摩爾打電話過去的,是國內星願基金總裁方秋宇,現在世嘉主機的生產線,已經從日苯,轉移到了燕京那邊的生產基地中,由星願基金會那邊負責生產。

掛斷電話之後,彼得·摩爾長出一口氣,世嘉主機的回暖,讓他壓力也少了幾分,現在彼得·摩爾也是壓力山大,背後有宋陽和比爾·蓋茨兩個大金主在,彼得·摩爾不敢有任何放松。

有這兩個大金主在,它都還搞不出名堂來,不能讓世嘉主機起死回生,那就實在是找到理由了!

“羅比·巴赫總裁,我說過了,只要有好的遊戲,世嘉主機絕對有市場。”

彼得·摩爾轉頭,向著自己搭档的羅比·巴赫說道,現在兩人搭夥過日子,彼得·摩爾代表雪樂山,羅比·巴赫代表微軟,現在雪樂山跟微軟之間沒有什麽明爭暗鬥,兩人的關系自然也不錯。

“當然,”羅比·巴赫眉頭一挑,“微軟總部,對於彼得總裁,是絕對支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