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拉斯克醫學獎(第2/2頁)

不過獎項不論大小,都是代表世人和同行的認可和善意,衛康還是欣然接受了。

全球各種行業榮譽,大部分獲獎者都是西方人,少部分其他國家人,東方根本排不上號。

寥寥幾位諾獎和其他獎項獲得者,大概不過十指之數,其中很多都不是華夏國籍。

這些獎項是一種國際學術影響力的體現,同時也能吸引更多的人才。

翻開長長的諾獎名單,往往能看到整個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和醫學史,無數耳熟能詳的發現和定律,都出自這些獲獎者。

每次衛康看到這些名單,心裏往往有種強烈的觸動。

這整個獲獎目錄,就是整個現代科學的基石。

而華夏人的名字,在裏面少得可憐,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華夏的基礎學科,還是太弱了,而科技的突破,往往離不開基礎學科的發展。

就是這些基礎學科的發現和定律,才發展出人類現在擁有的所有科技和生活。

一定要改變這個現狀,這裏面也應該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衛康默默想著,對三清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了新的決定。

一個想法浮現在心中,華夏也該有屬於自己的世界級獎項,以高額獎金來鼓勵所有的科研人員,多進行基礎科學研究。

諾貝爾建立獎項的時候,他同時也是一個土豪企業家,而他衛康,同為一個土豪企業家,成立一個世界級科學獎項,這很合理,算是致敬前輩。

諾獎的獎金標準很高,諾貝爾當時認為獎金應該支持科學家在沒有薪水的前提下,全心投入科研工作20年,以此為標準發放獎金,鼓勵科學家為科學獻身,讓他們再無後顧之憂。

他衛康也可以!

比錢,他沒怕過。

只要三清一直存在,這個獎項就會一直存在,並且有著源源不斷地資金來源。

不過具體事項,還需要再仔細合計一下。

他心情激奮之下,很快回復了郵件,表示自己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暫時走不開,將由三清的實驗室負責人前去代領。

這個代領人員他準備派陳以清去,老陳為阿爾茨海默症付出多年,更值得此項殊榮,甚至他覺得評委會沒把三清的研發組都算上,簡直是有失公允。

隨後,三清將這個喜訊發布在官網,頓時引發全網祝賀,賀喜之聲綿綿不絕。

齊院士,謝院士,常院士紛紛發來賀電,就連塗院士也難得地表達了祝賀。

片刻之後,衛康獲得拉斯克醫學獎的新聞,就刷爆了網絡。

並迅速登上各大新聞頭條,以及熱搜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