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威脅(第2/4頁)

皇帝看著那道紅燒筍幹,眼有懷念之色。“朕記得山裏筍最多,冬有冬筍,春有春筍。春筍發芽的時候漫山遍野,朕和多寶妹妹還有一群夥伴天天去挖筍。吃不完的就曬幹成幹筍,等到大雪封山時再吃,最常見的吃法就是紅燒筍幹。”

禦廚們做菜不厭精,哪怕是普通的筍幹也能處理到形態不辨本味全失的地步。像這樣最是家常的紅燒做法,根本不可能出現在皇帝和太後的餐桌之上。

劉太後眼神一恍,當年的情景也浮現在眼前。

山裏的日子清靜清苦,雞蛋是尋常人家難得的美味,像這樣的一盤炒雞蛋是逢年過節才能吃到的菜。

“兒臣記得母後也學著養了幾只雞,兒臣也學著多寶他們給雞找蟲子吃。那時兒臣一天中最歡喜的事就是去雞窩裏摸雞蛋,然後和人比誰家的雞蛋最大。”

誰的雞蛋大,誰就能贏走別人的雞蛋。

說起這些事,皇帝的眉眼中都是懷念。

他當過皇子太子還有皇帝,享盡世間最為至高無上的榮華富貴。然而他一生之中最為快樂的時光,卻是那在山中隱姓埋名的兩年。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偏愛民間女子。

劉太後被他一提,記憶越發清晰。

“哀家也記得,有一回你贏了,當天就讓哀家把那些雞蛋給炒了,還說贏來的東西吃起來就是香。”

皇帝笑起來,眉眼更加舒展。

“兒臣挖來的那些筍,母後就學著也做成了筍幹。那年冬天我們留在山上,母後最常做的就是這道紅燒筍幹。”

這頓飯對劉太後母子而言,是憶苦飯。憶苦之後,自然會有一番感慨。皇帝感慨的是那時候的相依為命,至今思來都覺得銘記於心。

母子倆回憶著過往,一頓飯吃得異常溫馨,仿佛撇棄了如今的一切,重回到那只有他們母子的簡單歲月。

“賞!”這是皇帝擱了筷子說的第一個字。

隱素因為做了幾道菜而得了豐厚賞賜的消息很快傳開,司膳局那些親眼看到她做了什麽菜的禦廚們百思不得其解。

司膳掌事摸著自己的下巴,說了一句,“那位謝少夫人,確實是有些運氣和福氣在身上的。”

先前隱素奉命進宮時,朝華宮的所有人都以為她必會受一通訓斥。哪成想訓斥沒有,她反倒是得了賞賜。

所以運氣和福氣這兩樣東西,最是讓人捉摸不透。

等到皇帝龍顏大悅離去,整個宮殿的氣氛為之一松。

而隱素又被請了進去,劉太後還讓人給她看了座。她堪堪側坐著,小臉嬌憨神態恭敬而乖巧,像是靜靜聆聽長輩教誨的孝順輩。

劉太後原本遷怒的心,軟和了一些。

有宮人取來奚琴,交給隱素。

隱素抱著琴,熟稔地撥動起琴弦。她彈的是上回在小竹林彈給林清橋和雲秀聽的曲子,曲子如泣如訴地在殿中回響。

劉太後目光幽遠,又陷入回憶之中。從在閨中時的被家族寄予厚望,到進宮之後的種種波折。從劉家的嫡女到母儀天下的皇後,從失寵的正宮娘娘到至高無上的太後娘娘。

曲聲跌宕起伏,在琴音韻律之中她像是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她這一生背負著家族的使命,在兒子繼位之前的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直到當上太後之後,她才逐漸放松寬心。

眼看著劉家的子孫委實沒幾個拿得出手,她確實有心為家族謀劃一二。原本一切順利,誰知竟然一而再地出事。先是最疼愛的孫子沒了,後是香雅肚子裏的孩子沒保住,如何不讓她惱怒。

琴音停止,似繞梁不去。

“這些曲子都是你師父教你的?”

“是。”

“曾相國有經緯之才,誰能想到最後竟會隱世入了佛門。”

“佛說不悲過往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臣婦所見的師父,平靜而自在,想來他很是喜歡身在佛門的日子。”

劉太後看了過來,眼神淩厲了一些。

“你年紀還小,有些事怕是還看不透。”

“太後娘娘說的極是,臣婦年紀小,遇事常有困惑。每有困惑之時,臣婦便會提醒自己最在意的人是誰。為了心裏在意的那些人,臣婦不敢貪心,唯願佛祖垂憐體恤。”

“最在意的人?”劉太後喃喃著。

她最在意的人,當然是她的兒子。皇兒生病的那些年,她心裏想的念的都是皇兒的身體能好,後來她如願了。

所以現在是她貪心了嗎?

她想起皇兒剛才離開時說的那句話,“兒臣很是懷念那兩年的時光,因為那時兒臣只有母後,母後也只有兒子。”

忽然她腦海中劃過一個念頭,眼神中似有什麽復雜驚愕的情緒一閃而過,隨即又很快消失不見。

她再看隱素時,目光中已不見之前的淩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