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劉娥

登基為帝

士大夫愣在當場。

——太後是女人, 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弱女子,怎麽可能不怕血淋淋的人頭?!

但事實就是如此,主位上的太後不僅不怕, 甚至還扶著小宮人的手站起身,圍著令人作嘔的人頭認真看起來, 一邊看, 一邊對這顆人頭做出評價, “都道遼人不可戰勝, 仿佛他們銅頭鐵臂刀槍不入一般,而今看來,遼人與咱們沒什麽不同, 都是血肉之軀的普通人,受不住狄將軍的飛來一刀。”

“……”

太後居然真的不怕人頭?!

士大夫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太後說笑了。”

陣前斬將, 狄青身上臉上還帶著敵將的血, 頭盔被他抱在胸前,摘下頭盔的少年將軍目若朗星, 璀璨耀眼,“遼人也是人,怎會銅頭鐵骨刀槍不入?”

“不過是我軍與遼人交戰鮮有勝事,所以才會以訛傳訛, 說什麽遼人不可戰勝的荒唐話。”

這話說得委婉,但周圍人也明白他的意思, 太宗皇帝在高粱河一戰敗得窩囊且慘烈,全靠驢車才逃得性命,此戰之後, 太宗皇帝便徹底嚇破了膽, 再無北伐的野心。

太宗外站不行, 真宗更不必提,是位好不容易打了勝仗還給遼人送歲幣買和平的人,文治武功甚至連太宗都不如,身體力行詮釋著天幕對大宋官家的評價。

——一代比一代更拉胯。

有這兩位官家來主政,再配上士大夫們的指手畫腳,宋軍十分的戰鬥力能發揮一兩分都已經是太祖皇帝在庇佑。

兩軍對戰宋軍輸得多,自然便傳出遼人不可戰勝的傳言,可若是執政者政策清明,士大夫們不能外行指揮內行,將士們又士氣高漲的情況下,戰勝遼人便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

“話雖如此,可若沒有狄將軍,此戰只怕未必能贏得這般痛快。”

曹瑋一臉欣慰。

劉娥頷首,目有贊賞之色,“不錯,此戰狄將軍是首功。”

“為娘娘而戰,是末將的榮耀。”

在劉娥面前,狄青更像一個晚輩,被劉娥這般盛贊,狄青面上笑意更加燦爛,“今日之戰,不過是小試牛刀,假以時日,末將必會給娘娘帶來更多的驚喜。”

“不止是燕雲十六州,那些在歷史上曾經屬於我們的疆域,眼下不屬於但以後會屬於我們的土地,都會被末將一寸一寸打下來,然後為娘娘插上趙宋的旗幟!”

少年聲音郎朗,眉眼有星河。

曹瑋莫名感覺心頭有些熱。

——這才是武將該有的模樣,意氣風發,敢與天公試比高。

而不是謹小微慎卻仍被士大夫們排擠打壓,落個抑郁而終的下場。

“看,這便是少年人,什麽都敢想,什麽都敢說。”

劉娥忍俊不禁,“燕雲十六州尚未收復,便開始暢想其他疆土,若被遼人知曉了,必會笑你不知天高地厚。”

曹瑋搖頭輕笑,“只怕現在的遼人未必敢笑狄將軍。”

“陣前斬將,威懾蠻夷,此戰之後,狄將軍的名字必會成為所有遼人的噩夢,而燕雲十六州的收復,也不過是時間問題。”

“待燕雲十六州重歸大宋,其他疆土還會遠嗎?”

曹瑋莞爾,“待大宋的疆域無邊遼闊,待我們能與漢唐比肩,我們的後世子孫便能過上豐衣足食的好日子,再不會被蠻夷欺辱,釀成靖康之恥的奇恥大辱。”

天地良心,他們武將可沒士大夫們的盲目自信,覺得現在的趙宋早已淩駕在漢唐之上。

作為一個開疆擴土的戰將,他太清楚如今的趙宋與漢唐的差距有多大,說句天壤之別都不為過,可惜士大夫們不這麽想,自欺欺人覺得漢唐給趙宋提鞋都不配。

好在天幕預警,好在太後有雷霆魄力,拼著身後事不要,也要力排眾議改變重文輕武的國策。

因為太後的存在,一切都被改寫。

武將的命運,大宋的命運,乃至天下九州的命運,全部走向一個通向盛世太平的康莊大道。

出身卑微卻平步青雲,年紀輕輕卻被委以重用,太後待狄青如此,狄青又怎不會為太後拋頭顱灑熱血?將太後放在大宋之前?

狄青字字句句都是先太後而後大宋,這不是素來知曉分寸的人會出現的口誤,一次如此,兩次如此,次次都如此,便意味著他本意如此。

——在他心裏,太後比大宋更重要。

“娘娘,眼下遼人軍心不穩而我軍士氣大盛,我們應一鼓作氣,再挫遼軍!”

狄青拱手請戰。

是役,狄青首戰告捷。

是役,狄青勢如破竹。

是役,闊別中原已久的燕雲十六州終於回到中原王朝的懷抱。

消息傳來,天下百姓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燕雲十六州收回來了!”

“有了燕雲十六州這個天然屏障,無論是遼人還是金人都不能輕易南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