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姜瑤默默地咬著摻了一點稗子面的餅子,她知道奶奶是好意,她老人家一輩子沒出過這小山村,擔心她們姐妹倆以後在外面遇到事了,也沒有人拉拔一下。

奶奶的這種顧慮,以前必然不會發生在她的身上,但是隨著她親爸的落魄,她和堂姐離開這個小山村,就連個家都沒有了。

所以即便不自在,她也沒有逞強說“不需要”.“不用”之類的話,免得傷了老人家的心。

姜瑤的沉默,倒讓沈愛立有些側目。她以為姜瑤會拒絕的,畢竟以前姜瑤的性格,說驕矜都是客氣的。

驕橫自我,目中無人。

回房間門收拾東西的時候,姜蓉蓉和愛立道:“愛立,你別往心裏去,你已經幫助我很多了,我奶奶就是擔心我和瑤瑤,忍不住多念叨了兩句。”

愛立笑道:“姐,你和我客氣什麽,我倆認識這麽多年了。其實奶奶的擔心也是能理解的,你在邊疆待了幾年,再回來工作,可能不會那麽順利。”

姜蓉蓉點頭道:“我心裏有數,但是再難,我想也沒有四年前,走投無路的時候難。”

這時候,院子裏的姜瑤喊道:“姐,你們好了沒?”

姜蓉蓉忙應道:“好了好了!馬上來!”

倆人出來的時候,姜瑤已經背上她昨天的背簍,裏頭放著一把鐮刀,見到姜蓉蓉和愛立出來,拿了兩個小香包給她們,“奶奶給你們準備的,驅蛇用的。現在深秋,草正深著,山上不常有人去,有時候會遇到蛇。”

頓了一下,又道:“遇到也不要怕,不要驚了它,一般都會自己遊走的。”後面一句,像是對沈愛立說的。

因為姜蓉蓉在這山村裏住了十幾年,基本的生活方式和習慣,她還是知道的。

姜蓉蓉接過來,遞了一個給愛立,又看了一眼前面的堂妹,有心想為堂妹和愛立之間門緩和兩句,又覺得這樣做,似乎不合適。

畢竟當初兩家鬧得確實很不愉快,不說愛立心裏還有沒有芥蒂,就是瑤瑤這邊,都不知道還記不記恨沈姨舉報二叔的事。

覺得這事還是順其自然比較好,也就按下沒提。

愛立道了一聲謝,將香包別在了自己的帆布包上。

臨出門的時候,姜奶奶跑過來叮囑姜瑤道:“就去村裏人常去的那個山頭,別往草密的地方去,早點回來。”

“好的,奶奶!”

等出了家門,愛立見地裏頭沒什麽人,有些奇怪道:“今天不割稻子嗎?”

姜瑤答道:“今天不割,沒有稻場曬谷子,等把前幾天的曬幹收起來了,再割剩下的,剩的也不多了,大概割個兩三天就差不多。”

姜蓉蓉也問道:“那你今天要不要去曬谷子?”

姜瑤答道:“不用,這活用不上許多人。我下午要去種蘿蔔,你們要是感興趣,可以一起過來,這活不累人。”

左學武問道:“小姜同志,你們這邊十個工分多少錢?”

“三四毛錢吧?要看年底村裏的情況,去年是三毛五。”

左學武道:“那和我們那邊差不多。”頓了一下又道:“那些知青,辛苦一年,可能還攢不下回家的路費。”

姜瑤道:“攢下來也沒用,村裏不一定給他們批假,每年的探親名額,都得排的。知青點的同志們,常為這事鬧矛盾,今年張仲婷回家,還是向圓圓把名額讓給了她的。向圓圓家在雲省,太遠了。”

愛立笑道:“我總覺得,這個名字有一兩分熟悉,好像聽誰說起過。”

姜蓉蓉道:“你們廠是大廠,工人也多,可能有名字相似的。”

愛立想想也是,張仲婷看起來比她小七八歲,兩個人應該沒有什麽交集才對。

越往山腳下走,越發顯得草色枯黃,有深秋的氣息,愛立忽然有感而發道:“這邊的氣候好像比漢城還分明一些,是不是更偏南邊的緣故。”

姜蓉蓉道:“其實我們這邊離皖南比較近,我們村子窮些,房子建的都不是很好,再往前面兩三個村子,就是比較整齊的青磚小瓦馬頭墻,你冬天過去的時候,他們那碧色的水裏映著枯枝.馬頭墻,風一吹,畫面都跟著輕輕晃蕩,特別好看。我小時候,常有很多藝術家去那邊采風,一坐就是一天。”

愛立光聽她描述,都覺得很有畫面感。

姜蓉蓉接著道:“兩邊的吃食也比較相近,皖南那邊愛吃筍子.毛豆腐,我們這邊也是。對了,等你回去的時候,帶點我奶奶做的米酒,給沈姨他們嘗嘗。”

她說到皖南,愛立就想到了被下放到那邊養豬的生父,從謝鏡清給鐸勻寄的信來看,這時候他應該已經到了皖南了。

不由問道:“皖南那邊,農村裏生活條件怎麽樣?”

“生活應該還好,雖說山比較多,但都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那邊人都頗有生意頭腦,就是現在,也常有人來搗鼓山貨,再高一兩毛錢賣出去。就是逮到的話,得掛木牌遊街的。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人家不會鋌而走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