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敏捷

愛立越想,越覺得這事可行。先前她一直擔心,要是姜斯民成為宜縣革委會的一把手,會不會給她的家人帶來威脅,卻從來沒有想過,她們完全可以從根源上消除這個威脅。

要是宜縣革委會是一個有序.平和.不激進的單位,能夠代替縣委正確地領導宜縣的革命工作,那麽未來十年裏,姜斯民這種人,不跳還好,一旦亂跳起來,怕是宜縣先沒有他的立身之所!

愛立覺得,她先前真是被固有思維給束縛住了,思路一打開,整個人都豁然開朗不少。

有些興沖沖地和安少原道:“學生們思想還不成熟,都有跟風的心理,如果安連長一開始就能帶出一支很好的志願者小分隊,後面肯定能吸引更多的學生來加入。”說著,又補充道:“不如,一開始就從各個中學裏的刺兒頭裏,選拔出一支小分隊來。”

沈愛立的想法很簡單,刺兒頭一般都有膽有識,後面常跟著一群人,以他們馬首是瞻。要是把刺兒頭訓練好了,跟在刺兒頭後頭的那些學生,也就是自己人了。

樊鐸勻也提出了一點看法,“還可以請公安同志幫忙指導志願者們,如何在宜縣街頭正確執法,這樣一來,可以培養學生們對工作的信念感,二來,從一開始就對他們嚴格以求,有便於後面建立起有序.嚴格的執法小分隊。”

愛立覺得這個想法很好,接話道:“學生們對軍人和公安,都本能地比較崇敬和信賴,如果能夠和公安局合作,定然能夠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我們不必管有多少學生要求加入,只要注意,需得嚴格把控入選學生的品性,不能讓心懷不軌之人,趁機混進來。”

如果保證了組織的純潔性,那麽宜縣在後面狂飆突進的日子裏,定然能免掉許多家庭,本不該有的苦痛和傷疤。

安少原見他們夫妻倆,一會一句,竟然隱隱地將他並不成形的計劃,給一點點地豐滿起來,心裏頭也覺得有些期待,和樊鐸勻道:“公安局那邊,倒沒有問題,先前這邊有人牽頭,辦了一個轉業軍人民間交流會,我和裏面大部分人都認識,就有在公安口的同事。”然後又和樊鐸勻.沈愛立商量起學生志願者的一些細節問題來。

樊鐸勻和愛立因為還惦記著要回漢城去,眼看著最後一班車快趕不上了,忙和安少原告辭。

安少原卻覺得意猶未盡,起身將他們送到了車站,臨分別的時候詢問了愛立小姨和哥哥的單位,知道分別在宜縣棉紡廠和銀礦以後,斟酌著開口道:“你們要是信得過我的話,我可以幫忙看下,要是姜斯民有什麽動靜,就給你們去信。”

在這個特殊時期,多一個人幫忙,自然是好事,愛立忙感謝。

安少原微微笑道:“不用客氣,我和以恒.林森都是過命的交情。”頓了一下又道:“能夠和你們成為朋友,我很高興。”如果不是他和楊冬青這一層關系,他從部隊裏轉業以後,怕是早就去看望謝林森的妹妹和林以恒的小舅子了。

他們一起上過戰場的兄弟,和自家親兄弟也沒有什麽區別。特別是,他轉業以後,無論謝林森和林以恒,都給他來了好幾封信,問他有沒有什麽困難。這份情意,他一直記在心裏,苦於無法回報一二。

因為楊冬青的緣故,安少原覺得沈愛立和樊鐸勻,大概都不想和他過多來往,他也不便去打擾人家。

今天看到他們倆來訪,他心裏還挺高興的。

車很快就要開,安少原退到了一邊,笑著朝他們揮了揮手。

安少原猜得不錯,愛立心裏確實有這樣的顧慮,等車開動以後,低聲問鐸勻道:“你覺得,安少原最後會狠的下心,對楊冬青動手嗎?”雖然安少原自己說,他至今沒有動手收網的原因,是想順藤摸瓜,找到姜斯民挖社會主義墻角的證據。

但是,也難說,這不是他的推詞。

愛立對楊冬青的女主光環,可一點都不敢低估,前有宋巖生面對八年十年的牢獄之災,都沒有把她供出來,後有自己那怨種親哥,用自己在礦下的辛苦錢養了楊家兩年,最後也只是讓楊冬青打了一份兩百塊錢的欠條,意思意思而已。

對楊冬青來說,這兩百塊錢,可能還有些割肉,但是站在她的立場看,她哥當時是想著給楊冬青一個機會的。

但是楊冬青選擇了迫不及待地嫁人,別說半年,連兩個月都沒有等到。

而安少原和楊冬青還是青梅竹馬,自小相交的,和楊冬青之間應該比她哥或者宋巖生,更有一些情分在。

這就讓沈愛立不得不懷疑,安少原真得會動手嗎?

以楊冬青投機倒把的數額,十五年牢獄是跑不掉的。等從牢裏出來,大概有四十五歲,整個青春年華,都白白在裏面虛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