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提督怎麽沒打傘?

從慈寧宮出來後,天上的那片灰雲被風吹走,正午的日頭大,才四月初,太液湖畔邊的蟬就活泛起來了,扯著脖子嘶鳴,柳樹抽出那嫩芽,枝條浸在湖水裏,離遠看,如同迷迷蒙蒙的綠煙似的。

春願跟著宗吉,在湖邊散步。

姐弟兩個誰都不說話,各懷心事。

春願用帕子抹了下額邊的熱汗,原本她頭發就多,又戴了假髻,再加上各種沉沉的金釵花鈿,弄得她脖子都快直不起來了。

說實話,這個長樂公主雖說塵埃落定了,可她心裏總是隱隱不安。

從一開始她接觸唐慎鈺開始,大人就給她說過萬首輔的目的——避免後宮幹政,讓郭太後徹底退出朝堂,還政給皇帝。

而她的任務,就是充當挑撥太後皇帝母子情的一枚小小棋子,於大局來說微不足道,但會在細微處發揮作用。

她總以為,她的作用要天長日久慢慢發揮,可沒想到早在半年前,甚至更早,萬首輔一黨就開始鼓動宗吉,找同父異母的姐姐燕橋,告訴他皇姐趙姎在上陽別宮的遭遇。

直至現在,首輔黨和司禮監默契合作,輔佐宗吉釋放了被關押八年的趙姎,讓皇帝心願得償,冊封他阿姐燕橋為長樂公主。

效果真的很明顯。

宗吉不再是那個孝順乖巧的兒子,慢慢對郭太後有了意見,屢屢瞞著郭太後行事,今日和郭太後大吵了一架,為了逼迫老娘接受長樂公主,關押裴肆,降位禁足德妃,甚至帶龍虎營的衛軍闖進了慈寧宮。

這都是很可怕的事,倘若郭太後堅決不答應,而已經被推著走到這步的宗吉,肯退讓麽?不會,想必結果就是和太後真正的決裂,甚至軟禁太後都有可能。

看似太後退讓了,其實是她在解救困局而已,等緩過這口氣,她肯定要想法子咬回來的。

想到此,春願不由得嘆了口氣。

這時,一直沉默的宗吉停下了腳步,擡手,讓隨侍的人別跟著了,他站在湖堤邊,折了枝嫩柳,雙眼盯著湖中的一圈圈波紋:“阿姐,你說朕方才是不是很過分?”

春願想說,是有點,但她換了種方式:“可是你心裏卻好受很多了,對不?那只蟋蟀終於跳出金籠子了。”

宗吉抿唇笑,他坐到湖邊的石椅子上,用袖子擦了擦旁邊的位置,並且拍了拍。

春願會意,坐到了他身邊。

宗吉一開始沒言語,只是用柳枝劃他下裳繡著的金龍,忽然開口問:“朕明知道若是把姎姐姐接回京都,讓太醫給她瞧病,興許還能保她一命,可朕太自私涼薄了,終究選擇了你……”

宗吉嘆了口氣,手按住春願的小手,“朕沒有埋怨你的意思,就是,覺得有點愧對姎姐姐。”

春願猶豫了片刻,環抱住宗吉,柔聲道:“若是懿榮公主回到京都,那麽世俗禮教必定不會容忍她親近一個太監,而且她日日夜夜面對仇恨的大娘娘,不過是從一個冷僻的牢籠,跳到另一個繁華的牢籠罷了,人就活短短幾十年,倒不如就像現在這樣,順了她的心意,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

“朕就喜歡和阿姐說話。”宗吉莞爾,他頭枕在阿姐的肩膀上,怔怔地盯著隨風擺動的柳枝,“我還記得父皇的音容笑貌,聽人說,他年輕時候和他的弟弟秦王征戰沙場,身邊聚了不少忠誠的文臣武將,好不意氣風發,到了晚年,大臣們明爭暗鬥,兒子妻妾都在算計他,他自己也疾病纏身,終究成了孤家寡人,阿姐,你說我會不會也有這麽一天?”

“怎麽會。”春願摩挲著宗吉的背,笑道:“你有青梅竹馬的皇後,有疼愛你的兩宮太後,你還有我。”

宗吉閉眼,抓住女人的手:“那你可不能離開我。”

春願笑道:“好,不離開。”

……

陽春四月,萬紫千紅盡綻芳菲。

在宗吉的安排下,春願暫住進了鳳榮閣,如今塵埃已定,當天就派人去府上,把使慣了的下人邵俞和霧蘭等人接進宮。

邵俞帶來了三宗好消息。

第一宗,陛下命人修繕現住的府邸,正式更名為“長樂公主府”;

第二宗,這回算因禍得福了,因著陛下叫龍虎營圍了府邸,慈寧宮的幾個細作著急忙慌地要出去報信兒,被當場拿下,陳銀順便搜查了下府邸,以盜竊罪,將這夥人一鍋端了,整整查出來十二個人;

第三宗,唐大人暗中和陛下遞上折子,他想帶公主去京都最有名的那家“東仙居”吃羊蠍子,眼見天一日暖勝一日,若是等入夏後再吃,恐公主會上火牙疼。

陛下批示第一封:看來那頓打還不能讓你老實,什麽了不得山珍海味,難道府裏的廚子做不了?便是做不了,難道就不能定一桌送到家裏?非要讓公主拋頭露面?

沒多久,陛下又批示了第二封:可以去,僅止於吃羊蠍子,不許做奇怪的事,早些把公主送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