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我們都是山坡上滾落的石子

但恰恰是在這條內地南方的第一條高速公路上,這點約定格外妖嬈。

與其說是在玩走心的把戲,不如說是兩個真正經歷透了演藝界那档子事兒的男女,默契的保持這種最讓人動心的距離感。

相比之下,曹菲、陳薇羽都是還在菜鳥期就遇見荊小強了,哪有焦漪這樣十幾歲出道已經踏上了港星巔峰。

能類比的下的其實是蘇妃瑪索。

只是瑪索姐姐有更強大的精神內核,也拼命要在全球市場證明自己,才會依托荊小強的資源全力沖擊。

早就萌生退意的焦漪則順著荊小強不想讓華裔在好萊塢過多渲染的心思,另外找準了自己的方向。

於是接下來在粵東各地的日子就成了二人轉。

好像有了變化,又好像啥都沒變。

依舊是荊小強帶著滾社在前面沖鋒陷陣,焦漪跟在身後攻城略地,只是她不再戴著口罩遮掩自己的身份。

焦漪不是那種心思靈動、聰明剔透的女子,但極為沉穩。

可能拍過太多戲,她非常善於配合有條不紊的團隊組合,主要是從港台大學生裏面招募來的人手,加上潘三妹從家裏帶來的會計師、項目規劃專家手把手教。

初期將分布在鵬圳、莞州的十三家中大型幼兒園、托兒所,全都選址在工業園區裏,主打就是為務工人員家庭服務,每家從一開始就設定為能夠容納三百到五百名孩子,未來會擴張到近千人的超大規模。

而這種連鎖機制的幼兒園一旦上路,還會朝著整個粵東地區的各大工業區覆蓋。

本來在眼裏只有經濟效益,到處都大幹快上的局面下,對這種需要額外占地、占用空間的什麽配套產業,相當部分工業區及當地部門不屑一顧。

可荊小強跟焦漪的明星光環會讓這種抵制輕而易舉的化解。

聽說是他倆的幼兒園,迅速會轉變成連當地人都積極期待等著報名送孩子去的熱潮。

更不用說荊小強會即刻在當地公眾演唱,焦漪未來都會持續到各地辦公打理。

再接著看見隨同他倆的大學生們,源源不斷的把吉他、電子琴、架子鼓、貝斯甚至笛子、二胡、口琴等等各種樂器輸送過來。

只要當地群眾、圍觀打工仔表現出有興趣,上來試試這些樂器,就送。

幾十上百架的送,目的就是點燃普通人心中的興趣愛好跟希望,為此哪怕只是很偶然的會激發個把人堅持愛好下去,那也值得。

而且一旦幼兒園正式投入運營,也就能把之前在鵬圳的文化站跟著開通到每個地方。

本來幼兒園老師就有唱跳專業培訓,現在再疊加這個社會功能,擴大就業、提高補貼都不是純公益性了。

荊小強再三強調的就是錢咱不缺,幼兒園托兒所收費也是象征性,但一定要讓所有工作人員按照商業機構的模式來運轉,而不是把自己當慈善工作人員,志願工作者。

順著這初期十三家幼兒園,未來肯定會發展到上百家規模的連鎖機構,再附加孤兒院收養機構就顯得不那麽刺眼了。

甚至都不需要單獨設立為棄嬰成長生活的園區,混在幼兒園裏長大,有意識的保護培養孩子的內心,比孤兒院更有利於成長。

荊小強在這方面甚至請白蓮婷聯絡了平京的相關高校來做研究試點。

一方面是聯絡鋪排關系監督行為,另一方面也是扯大旗讓地方上更放心支持。

反正所有這些明面兒上的事情都是荊小強去表達,焦漪只需要默默的做就行了。

各地分散有兩三千滾社成員,逐漸都看到是心目中絕對的女神和荊小強走在一起,那份尖叫跟激動還是蠻熱烈的。

可所有人也能看見荊小強晚上,基本上都是在鵬圳、粵州、莞州的滾社宿營地跟大家打地鋪、徹夜長談、聊音樂聊人生聊未來聊祖國。

而焦漪則偶爾跟女性成員搞點小聯歡,大多數時候晚上都是開不完的各種工作會。

有調皮的滾社成員問起老大是不是女神處對象,荊小強都笑說人家正在努力為全國來粵東的打工人做服務,只關心這點個人問題,是不是格局沒打開呀。

連帶讓這些高校學子,再回各自院校之後,把焦漪的個人形象更加推高到無以復加的地位。

誰能想到屏幕上美艷動人的她,荊釵素衣的謫落人間,踏實的做著這麽普度眾生的事。

而且這可不是後世那些明星只是掏錢資助,揭幕剪彩的時候去露個臉。

屬於身體力行的一直在忙碌。

對塑造這些高校學子的價值觀肯定有相當正面的作用。

誰都能看到她臉上的笑容,如初融冰霜的雪蓮般清麗綻放。

隨時都帶著發自內心的親和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