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3章、原來是這樣(第2/2頁)

輕柔的前奏,沙啞的嗓音卻帶著金石般刀切斧砍的精準清晰,這就是美聲的功底,咬字是美聲第一要素,所以學美聲的往往先學發聲學意呆利語。

所以才能婉轉動聽,徐徐道來,聲聲入耳,都落在心間。

可是隨著輕而易舉拉上高音,仿佛高原雪山那麽凜冽的暴風雨一般撲面而來!

“灰色帽檐下,凹陷的臉頰

你很少說話,簡單的回答

明天在哪裏,誰會在意你……”

如果說之前的鋼琴曲,還帶著那麽點小資情調。

現在的演唱就是實打實的傾情敘事,高亢得好像跋涉過草原,翻過山嶺又看見一片新天地。

但卻沒有連續爬山,樂團間奏,荊小強換了說唱的低沉“……受過的傷長成疤,開出無比美麗的花……”

就好像在即將達到高潮的時候,掐住抑制下。

對內地聽眾絕對算是很新潮的歌唱形式,但這個時候形式已經不重要了,他們能感受到荊小強吟唱傳遞的這種力量了。

仿佛畫外音一般的說唱結束,再來一輪從輕柔到高亢的歌聲攀爬。

這就叫遞進,情緒一層層的遞進。

遞進到“命運多舛,癡迷淡然

……甘於平凡,去不甘平凡的潰敗……”

情緒終於爆發出來:“你是阿刁

你是自由的鳥……”

情緒爆發的宣泄,真是天崩地裂!

觀眾的眼淚也完全忍不住,到處都在迸飛!

杜若蘭開始還在輕輕翻譯歌詞,宮老頭給她擺了擺手,不需要……

到他這個級數的藝術家,已經不在乎歌詞什麽意思,他能從荊小強的唱腔跟表達的情緒知道他在唱什麽。

保持專注的傾聽才最重要。

而且他更多關注的是觀眾反應,看已經如癲如狂的樂團指揮,完全沉浸到彈奏中的樂手,那些拼命捂住嘴才能止住情緒的淚光盈盈。

飽含情緒的歌聲在木飾回音壁間蕩漾,叩響了每個人的心靈!

這一曲唱完,好多人連鼓掌都做不到,只能勉強無聲的碰碰雙手表達自己完全被帶動的情緒。

歌曲描繪了一個充滿堅定信仰的少女在雪山之巔寺廟門前,百折不撓的模樣。

每個人心底都有的自己模樣。

過去的十多二十年,對這些普遍三四十歲的觀眾,都是巨大的人生沖擊,幾乎每個人都有各種銘刻在心底的情緒。

可以說人人都是命運多舛,就像這個多舛的偉大國度。

這一刻卻神奇的把傷痕抹平,沒了悲憤,更多是把一切不甘都宣泄出來。

就好了嘛。

荊小強也停頓了下,在掌聲中等大家都平復情緒,才開口:“以前我在歌聲中跟大家探討過《老人與海》,我一直認為,我唱歌,就是為了傳達這世界的美,傳達世界未被察覺的美,能夠讓大家潤澤心靈,重新上路去面對征程的歌聲,希望你們喜歡,下面來首更舒緩的《這世界那麽多人》,這裏永遠都敞開門,讓我們都能汲取心靈的力量……”

這一刻啊,普普通通的通俗歌曲,竟然被唱出了聖潔的神奇力量。

音樂廳裏的每個人,都從深呼吸到平復的淡定,看時代轟的一聲遠去,哪怕只是幾幀自己的碎片,卻能接受這個世界了。

再來一首首歌曲,所有人都能敞開胸懷去迎接體會,在音樂的海洋裏徜徉。

坐在環廊欄杆邊的老頭,慢慢的把雙手撐在膝蓋上,盡量前傾身體,仿佛這樣就能聽懂荊小強的歌詞,聽懂他說的每個字眼。

好像又不需要,只要聽著旋律,再看那些觀眾的表情,他就能觸碰到歌者的心。

杜若蘭還是把荊小強說的那幾句話翻譯了,無比驕傲的自豪:“他今年才22歲,我們一同進入大學的時候,這裏還是一片荒地,每年他都用各種各樣的海外演出賺取資金,投入到這裏的音樂廳、劇院建設,就是為了有這樣的場所能傳遞音樂、歌舞和藝術的力量給更多人,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每個人都有享受藝術的權利,不能因為地位、身份、貧富差別就剝奪了這種公平性,我們也一直在為這個目標而努力。”

動畫大神慢慢點頭。

以他的眼光,當然能看出來荊小強科普大眾,傳遞音樂力量的目的。

原來大家都是同路人。

他有種眼底帶笑的欣慰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