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我真的不懂電腦

但的確是有很多工作交集在一起。

絮絮叨叨的說了一路。

宮澤都蜷在荊小強懷裏柔弱無骨的像只慵懶波斯貓。

但荊小強知道她能聽懂,他也盡量掰碎了跟須藤交流。

從本質上來說,須藤對於影視拍攝、廣告商業運作也都是外行,說不定還沒宮澤更懂,更不用說超前於整個時代的電腦技術了。

不過就是這麽解釋,除了裝逼,讓兩位少女不明覺厲的對荊小強更加崇拜景仰,兩位的目光都是茫然的。

這種技術上的東西,大多數女孩子都不敏感。

可對於嗦尼的人來說,特別是對於技術出身的昭田來說,就太……撓到最癢癢的地方了。

嗦尼是四十年代成立,剛開始從做鋼帶錄音機、黑白電視機入手。

到五十年代靠著半導體收音機成功上位,接著又靠特麗瓏彩色顯像管徹底沖上彩電最高寶座。

這裏面就有昭田表達的那個意思,不要把寶壓在某一個方向上,你做甲,我做乙,不同思路不同產品,能最大限度的保證容錯。

嗯,其實跟成老太教導荊小強那種家族押寶的套路差不多。

但重生人士最大的強項就在於預知最正確的路。

哪怕荊小強對技術一竅不通,但起碼知道怎麽是對的。

六十年代已經掌握了錄音磁帶技術跟收錄機市場的嗦尼,就是昭田拍板跟花旗唱片公司合作,成為焦盆開放外資以後的第一家合資公司。

這個節點是不是跟國內改開後八九十年代的感覺類似?

荊小強聽須藤講述這些歷史的時候,有種莫名的通透感。

仿佛看到焦盆改開的歷史,自己又經歷過內地改開的前半段過程。

現在重來一遍。

那自然是要盡可能協助做到最好。

哪怕自己只是個微不足道的文藝工作者。

前後花費二十億美金收購唱片公司之前,嗦尼唱片公司在本土的業績已經達到1100億日元。

須藤還強調了下,那個時候的匯率是八十比一。

也就是年銷售業績接近十四億美元。

而實際上那個時候哥倫比亞唱片公司雖然歷史悠久、存貨頗多,年銷售也就四五億美金。

其實是大魚吃小魚,而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小吞大。

一年後就四十億美金收購電影公司。

最大的原因在於,嗦尼擁有Betamax格式錄像帶的專利,這是全世界當時廣播級,也就是電視台通用的格式。

如果擁有自己的電影制片廠,擁有自己的電影庫和磁帶庫,不是美滋滋的收錢?

而且在發售成功wolkman隨身聽,CD隨身聽這一系列產品之後,嗦尼對未來的預測是Watchman,就是迷你電視機……

荊小強聽得有點頭皮發麻。

嗦尼人太秀了。

隨身聽磁帶,隨身聽CD,一步步台階,然後就應該發展到隨身看電視?

按照荊小強知道的軌跡,不應該是和隨身聽CD機類似的VCD,然後DVD嗎?

至於電視……

當互聯網發展起來之後,電視的地位一步步在變化。

再也不是全體民眾唯一追捧的音畫設備。

欸,其實也沒錯,後來移動互聯網的智能手機,不就徹底實現了隨身看電視?

就好像我們中國人形容的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終極目標就是可視電話。

最後卻被互聯網手機不經意的就實現了。

人生、世事真的好奇妙啊。

目標是沒錯,可隨身帶個西瓜大的無線電視?

天知道是什麽樣的鬼才才能想出這樣的未來方向。

但人類發展不就是這些天馬行空、奇思妙想才推動了進步?

在手機看電視刷劇之前,花旗的老黑,好像的確有段隨身帶個電視機放路邊台階看的過程。

如果覺得這個太詭異,嗦尼手中的8毫米攝錄像機就很現實了吧,跟音樂磁帶差不多大的錄像帶,還有翻開的彩色液晶顯示器,這些都正在上市要進入花旗市場。

所以從這個產業角度推動了這次收購,焦盆五大銀行慷慨解囊。向嗦尼公司提供了15.5億美元的貸款。

三年過去還貸倒是沒問題,可也沒賺到錢。

也許這才是昭田先生樂於傾聽來自各種方面的信息,來考慮如何發展。

可老先生七十二歲了,他現在的身體狀況,健康狀況都很難支撐長久工作,所以我們今天的會議要盡可能簡短直接,這也是高級專務助理傳達給她的要求……

二十歲的荊小強抱著十九歲的宮澤理蕙,聽十七歲的經紀人講述這些細節。

真的很感慨。

時間才是他最大的幫手。

Suburban停在嗦尼音樂唱片公司的大樓門口。

一溜兒西裝革履的打工人、穿著制服的迎賓禮儀,戴著白手套、小圓帽來開門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