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不是每個人都能恰逢盛世(第2/3頁)

只有蘭欣欣納悶:“我也沒覺得有誰比我跳得好啊……”

大家都無語。

你才十二歲,正處在青春期的生理巔峰,全世界也找不出多少這個年紀已經技巧到這個地步的孩子。

窮的國家還沒卷到百老匯來,花旗、歐美的舞團少年舞者沒這麽刻苦,練得這麽狠。

來應聘他這個角色,居然還有侏儒演員!

都三四十歲了!

真特麽殘酷。

所以劇評家、各家戲院劇院的老板、舞團行家們,接連看了好幾場黃金場,都嘖嘖稱贊羅伯塔這隊人,提升飛躍超乎異常。

而且他們最擅長習慣的揮舞支票沒用了。

十二個人,從第一晚對荊小強揮舞支票,接著問蘭欣欣和那兩個武生,再後來問汪茜、杜若蘭、潘雲燕……

沒有一個人對留在花旗感興趣!

這就離譜。

離大譜!

這年頭只要給把狗食,大堆大堆的第三世界瘋了一樣撲過來。

甭管什麽功勛藝術家、國家演員,全都異口同聲的把花旗薪鄉當成夢想家園。

這幾乎可以算是近十年二十年,第一次集體拒絕,而且沒有任何人阻撓監督他們。

荊小強帶隊出國前,教務處那邊是有反復提醒,隨時可能會有人消失、非法滯留在花旗,千萬注意約束。

可到現在一個都沒。

相反還遇見那個滬戲之前拼了命辭職也要來花旗追尋藝術夢想的老師,滿眼的羨慕。

因為幾年過去,來到夢想家園的他還在最底層打拼。

荊小強仿佛看見曾經的自己,更不戳穿自己知道他後來的局面,笑著拉了一起吃飯敘舊。

沒錯,這個時候的花旗太強大太美好。

白蓮婷去個澳洲都覺得美如天堂。

花旗更財大氣粗。

但這其中的反差,來自於國內太落後,剛剛走上改開正軌的內地,差著十萬八千裏。

不光吃穿用度差,最主要是心裏驚駭到懷疑自己。

由此才會跪下去。

荊小強恰恰就是沒有這點。

小團隊每天演出之外,一定會共進晚餐,吃不同的美食,龍哥開始帶著他的人做拍攝計劃,荊小強買單。

給大家談論的就是這種差別,這些來到花旗的探索者,沒有錯。

人都是希冀美好生活的。

他們當中聰明的可能很快取到真經就回去發展,有相當可能成為行業領先者,留下來的……最多也就算是個享受生活吧。

依靠自己的專業技能,運氣不錯的早早混日子可能還不錯,畢竟社會福利底子在那,地廣人稀憑借中國人的勤勞聰明,不難。

如果能想辦法從國內賺錢,那就更不難。

反而是真想攀登藝術巔峰的,可能就要不停輾轉在這種朝不保夕的飄零狀態。

因為始終是外來者,歐美體系下的文化藝術領域,只有鳳毛麟角可能還要加點ZZ元素,才能出頭,大多只能當藝術雜工。

大家注意觀察體驗就明白了。

十多二十年的刻苦練習攀登,你到底要什麽。

身為國家級的佼佼者,僅僅為了很早就在中西部小鎮安度青中老年,還是在唐人街中國城打零工,就完全放棄了那種對於自身專業的驕傲。

這跟科研人員有點類似,又不太一樣。

這種思考非常有趣。

都可以從這些先行者身上看到。

這別出心裁的現實分析。

讓大家都學會了觀察體驗。

甚至連喬恩,都不聲不響的坐在旁邊,他聽中文沒有任何問題。

他那個大反派角色,是最多人應聘爭奪的!

天哪,可能獅王涉及到太多唱段,難度也很高,哪怕把老獅王和小獅王分拆成兩個角色,應聘者都沒他多。

甚至還出現了好萊塢大咖表示很有興趣來扮演這個大反派的。

喬恩接連被換人,他也很無奈!

不是他演得不好,而是整個花旗的藝術人才真的太多,太頂級了。

那些主流有資源的太碾壓了。

荊小強又嘿嘿嘿的給他出主意,好好回去把《太平輪》演好,我們反攻花旗。

喬恩點頭,但面無表情的說上次末代皇帝他已經這樣嘗試過了,沒用。

那可是他拿了金球獎男主角,電影拿了奧斯卡金像獎!

沒用,他始終是非主流。

華裔始終沒法走進核心圈層。

荊小強很想說,我們憑什麽要走進好萊塢的核心圈層。

未來還是要讓我們自己的市場繁榮壯大起來……

可他才二十歲,正是伴隨繁榮壯大的這些年月,有的是奮鬥時光。

喬恩已經四十了,他最美好的時光已經要過去了。

這時候就是好萊塢話語權最重的時候。

神仙也難敵時光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