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導火索來了

高校搖滾演唱會的意義不在於每首歌都要唱得有多好。

荊小強他們衡量的,更多是朗朗上口的旋律感和積極向上的歌詞內容。

畢竟唱得再好,估計跟荊小強比起來都差了十萬八千裏。

也許恰恰是這種演唱技巧上的反差,讓現場大學生們充分意識到荊小強不斷強調的去感受,去嘗試,去觸摸音樂的目的!

每個人都可以嘗試用音樂來豐富自己的人生。

對的,1991年底,由北向南貫穿的首屆高校搖滾演唱會,之所以留下了無比深刻的印記。

就是展現出了無數原生態的大學生搖滾樂隊真實模樣。

他們的青春,他們的迷茫,他們的振奮,他們的苦悶,他們的追求和夢想。

沒有半點包裝的痕跡。

遇見唱破音,忘詞,緊張得手足無措出錯的時候,剛開始還有人喝倒彩,荊小強他們卻在台上笑罵鼓勵。

這不就是大家的人生寫照麽,勇敢嘗試走進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但無比熱愛和願意付出汗水的領域。

剛開始不就是跌跌撞撞,出錯才是常態麽。

老師、前輩是怎麽鼓勵引導的。

相比所有人,這些樂手歌手敢站到台上已經需要莫大的勇氣,也是付出了多少排練跟學習才有這個資格。

這演唱會與其說是表演給大家看,不如說是在給大學生們展現人生心態。

展現這些了不起的同齡人,敢於沖破平庸的姿態。

配得上一次次的掌聲對待。

荊小強時不時的拿著麥克風在旁白講解建議,硬生生的能把氣氛給扭轉過來。

到後面有人出錯,大家都是趕著奉獻掌聲鼓勵。

而荊小強、黑仔、陳丹尼他們穿插其間的表演,又保證有足夠的精彩看點。

持續三個小時的接力演唱,展現出大量創作風格繽紛多樣的搖滾、民謠歌曲。

估計也激發了好多大學生都想搞把吉他來學著彈唱的願望。

音樂是什麽?

是人們感情的語言。

是用來傳遞表達人心情感的藝術形式。

有些人過於拔高了這種藝術形式,畫地為牢的禁錮成了極少數人能夠染指的奢侈品。

這樣就能彰顯他們的地位,才能帶來巨大利益。

可實際上所有的藝術形式都應該是為人們的情緒服務。

人都是有情緒的。

是有喜怒哀樂各種思維活動的生物,不是冷冰冰的鋼鐵機器。

再怎麽宣揚螺絲釘精神,也好歹也要給點潤滑劑吧。

在時代的碾壓下,音樂、文學都是用來舒緩情緒的最佳方式。

荊小強普及的是這種藝術服務人生的態度。

就像他在鵬圳做的那樣。

可以想見,他會在大學生,這個時代最擁有思考能力的人群中,形成多少擁躉。

他盡可能回避音樂中被強行賦予的各種ZZ色彩,也在剝離那些無病呻吟、憤怒陰暗的情緒。

把極端的兩頭都給淡化,選擇最能回歸音樂本質的部分。

這讓王峰站在台邊一次次陷入沉思,然後又不停的在手邊曲譜上寫寫畫畫。

他這寫曲兒的能力也是沒誰了。

八點過,依依不舍的大學生們,才在王峰帶領的《祖國》演唱中逐漸散去。

荊小強已經敲定,明天的演唱會,會繼續由全新的樂隊歌手們表演,然後最後第四天才由前三天湧現出來比較優秀,更能得到大學生們歡迎的樂隊、歌手重組表演。

這種三湊一的選拔模式,也會在未來的高校搖滾演唱會中延續。

算是一層層篩選出來作為新專輯的主力備選。

這也算是種激勵機制。

在搖滾樂隊中形成良性競爭。

而這個選拔的決定權,就在他一個人手裏!

為了回避可能產生的各種爭論和弊端,荊小強用自己毋庸置疑的專業水準,直接說一不二了。

有時候過度的民主反而意味著啥都幹不成。

偏偏所有人對他又是絕無二話。

打心眼兒裏佩服。

無論是放著那麽多商業演出賺錢的機會不去,還是不遺余力的推動演唱會、街頭傳唱、專輯發行上。

都值得信賴。

這就是公信力的凝結。

其實荊小強不過是想抓住培育這種高校音樂力量的機會罷了。

他太明白機會稍瞬即逝!

很多人都不知道,90年代初,是音響發燒的全盛時期。

CD的橫空出世,真正還原了什麽叫做原汁原味。

所有人都以為從此以後人類世界都會對音樂更加享受。

卻沒想到這個開端,就是巔峰,後來就一次次的落花流水。

無論是VCD機的蓬勃發展,盜版碟的逐漸風行,互聯網時代的來臨,MP3的迅猛傳播力,視頻時代對音樂的全面碾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