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舉頭三尺有神明

衙差過來通報時,林遠秋正在後衙吃早飯。

說實話,雖早有思想準備,可楊、趙、陳三家的能耐還是讓林遠秋有些驚訝,也不知這些人使了什麽法子,說了什麽話,居然讓這麽多百姓一大早的就聚集到衙門口來了。

若按衙役說的整個府衙門口幾乎站滿了人,那最起碼得五、六百了。

一聽來了這麽多人,林三柱就有些著急,深怕到時吵鬧起來自家狗子要吃大虧,“遠秋,咱要不要去兵營領些兵衛過來啊?”

兒子可是有四千兵衛的兵權呢,林三柱覺得不如就帶一隊兵衛過來,料想這些人看到之後,定不敢無理取鬧。

老林頭也覺得這法子挺好,“遠秋,我看你爹這個主意就不錯,兵衛過來後,咱們只讓他們往門口一站就成。”

這樣的話,那些想鬧事的就應該有所收斂。

林遠秋搖頭,“爺,孫兒定不會與人起了沖突,您就放心吧。”

至於兵衛,林遠秋自然不會讓他們過來。衙門口的那些人,可都是自己治下的百姓,現在他們只不過受了旁人的攛掇。若自己喊了兵衛過來,屆時被有心人利用,說官府派兵欺壓老百姓,那時自己可就有嘴都說不清了。

林遠秋早已經想好了,對祭拜山神的事他不反對。

說實話,他也沒反對的理由,總不能跟百姓們說,那些山神除了泥巴就是石頭,保佑不了什麽的,大家可千萬別再祭拜,別浪費了銀子。

這話有人信嗎,肯定沒有。相反,還要被人暗地裏罵。

人家幾十年根深蒂固的信仰,哪是他的三言兩語就能讓人放棄的。

所以林遠秋的宗旨就是,要祭拜山神隨意,只要不禍害別人就行。

至於那供奉有幾多,這些年到底被楊趙陳三家扒了多少進口袋,林遠秋更是懶得去管,都說民不舉官不究,人家自己樂意的事,他去瞎參合做啥。

等吃好了早飯,換上官袍後,林遠秋便去了前衙,平安還和往常一樣,捧著裝有官印的木匣子,緊隨其後。

……

未出正月的天自然還是冷的,加之衙門口大街又寬敞,那樹什麽的更是一棵都沒有,可想而知站在這兒的人有多吃風了。

特別是為首的幾個族長和族老,但凡坐上這個位置,歲數自是都不小的。

年歲大的人自然比不過年輕人扛冷,盡管有厚鬥篷罩著,可臉還露在外頭呢,那冷風一吹,就好似被刀刮著皮一般。還有那凍出來的鼻涕,直接滴到了胡須上,想擦又覺得太掉面,不擦又順著胡子流到嘴裏,這滋味,真是要說多難受就有多難受了。

所以聽到府衙大門“嘎吱”一聲打開後,在場眾人的眼睛都亮了。

守門的還是那兩個衙差,此時兩人的臉上都不怎麽好看,或者說擔心更為恰當一些。

能不擔心嗎,知府大人才剛來上任呢,這些人就來這麽一出。

當衙差這麽多年,他們還是頭一回看到這種老百姓上衙門討說法的事。

再說,來一個兩個也就罷了,哪怕十來個都沒關系,你說你一來就是好幾百個的,這不是故意搗亂嗎。

話說,他們還盼著那什麽“小縣大城”的好決策快快執行呢。

唉,也不知知府大人今日吃了這麽大的一個下馬威,會不會失了在石洲府大幹一場的決心,要是“小縣大城”沒了,那他們還不得哭死。

同樣擔著心的還有高同知,在他看來這件事處理起來實在棘手。

其實看到林大人把那些山妻接回來後,他就知道這事要遭,不說那幾家有多難纏,就是百姓們祭拜山神都好多年了,好好的突然有了變故,人家自然要過來問個清楚。

與高同知比起來,錢通判就要事不關己了許多。

他這人平時最佩服的就是足智之人,最看不上的自然是做事魯莽的。

而林大人在他眼裏正是後者。

這幾日,錢通判是想了又想,覺得林大人之所以會有這番動作,許是早就聽說過楊家、趙家,還有陳家的“大名”,所以這是準備一上任就拿他們開刀,好給自己立威呢。

可錢通判心想,要立威也得看看什麽事、什麽人,就目前找的這件事和這群人,他是絕對不相信林大人的這個威能立成功的。

慣常老百姓看到官老爺,哪個不是恨不得把頭低到肚子裏的。

可這三家卻不一樣,據他所知,單單楊氏一族,有舉人功名的族人就有兩個,這還不包括六名秀才。而趙家陳家也一樣,族中子弟中也有舉人和秀才的,否則人家哪來這麽大的底氣向官府討說法。

錢通判實在納悶,林大人是因為在永寧州和定胡縣政績出眾,才被聖上破例升為石洲知府的,這樣的人應該不笨才是,怎可能會做出這種冒失的事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