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白銀,系統

新帝登基的第一道聖旨是尊皇父為太上皇,第二道聖旨是尊皇太後為太皇太後,第三道聖旨是尊仁孝皇後為仁孝皇太後,第四道聖旨是冊封太子妃瓜爾佳氏為皇後。

太子後院的側福晉和格格們期待了一整個月,胤礽卻壓根沒想起來他們。

他緊接著是給自己的兄弟們加恩,對著老大胤禔這種從來的老對手,雖然已經放出來的,但是胤礽可不準備太慣著他,反正都是親王了,還有什麽不滿足的。

倒是給大侄子封了一個世子的位置,另外已經嫁人的大侄女嫁的還是大姐純禧的兒子,胤礽大手一揮就給大侄女封了一個多羅格格的爵位。

胤禔的性格就是那樣脾氣暴性子急,但是對幾個女兒還有兒子都是極喜歡的,胤礽聖旨一下,他也不說什麽了,能給他放出來已經是新帝心胸開闊,別的就不必提了。

老三是在他復出上出了大力氣的,走偏門幹掉了老大給他洗幹凈了那些汙蔑,雖然是老爺子暗中指示的,但是受益者是他,他得承老三的情分。

胤祉原本就是親王,所以給他加了一份俸祿,享受雙親王俸祿,胤礽可比老三還了解他自己,一貫是個猶豫不決的人,需要人看著才行,不然就容易放縱自己。

他不僅給老三的長子封了世子還給他和三福晉的小兒子,同樣也是嫡子的弘晟封了一個貝子的爵位,雖然聊勝於無,但是也代表著他承諾弘晟長大後還有別的封賞。

三福晉兩個兒子一個是誠親王世子,一個是新帝封的貝子,她可是揚眉吐氣了,也瞧出來皇上這是要她在府裏面做主,能夠管住胤祉最好。

老四胤禛之前一直明哲保身,雖然存了野心但是知道的人並不多,胤禟也沒有多嘴和二哥提,是以在胤礽印象裏老四還是那個原本的形象,便順著老大的慣例給弘暉封了世子,另外給胤禛唯一的女兒封了多羅格格,還有便是叫他趕快去戶部當差,朝廷正忙著呢。

胤礽對老五印象還是挺好的,不過他沒有嫡子,如此也叫他為難,他封了世子的侄子都是嫡子,到了老五這裏也不打算例外,只是給老五的長子封了一個貝子的爵位,日後若是沒有嫡子,爵位自然是長子繼承。

老七那裏,胤礽格外照顧了一些,老八也封了廉親王。

當日老八雖然沒有站出來,但是也是身體不允許,但是他在胤礽的行動裏面是出了力氣的。

十阿哥胤俄享親王雙俸,嫡子封世子,十二阿哥封親王,十三阿哥封親王,十五封郡王、十六封貝勒、十七封貝勒。

序齒但是夭折了的六阿哥、十一阿哥、十八阿哥、十九阿哥也封了貝子的爵位,這是胤礽的一點惻隱之心了。

別人並不覺得如何,十一阿哥的親生額娘宜妃聽聞這件事卻是一愣,緊接著大哭一場,哭的旁人勸也勸不住,連皇後驚動了,最後得到的消息就是宜妃是高興才哭的。

老九胤禟的功勞最大,不管之前太子有多少喜歡的弟弟,經此一遭,大家可以肯定的說這位才是皇上最親近的弟弟,不然怎麽可能一起造反,連自己媳婦都提著槍上了。

胤禟終於在自己媳婦享受了好多年雙俸之後拿到了屬於自己的雙俸,弘琛不僅封了世子,還給了多羅郡王的爵位,寶珠封了和碩格格,李星晚還有一個一品康安夫人的稱號。

另外她還多了一個內務府的虛銜,從前虧空有點大,胤礽想叫這位弟妹查一查,既是相信這位弟妹的本領,也是覺得以之前她在乾清宮的威風,估計沒有幾個官員敢跟她打馬虎眼。

原本是打算叫胤禩做的,但是說實在的,胤禩並不是強硬的性格,而胤礽需要的是強硬的人去處理。

內務府是個很模糊的地方,說是前朝也是,說是後宮也是,雖然當值的都是有品級的官員,但是做的事情又跟前朝關系不太大,李星晚作為宗室的親王福晉去也是可以,但是也容易被詬病。

胤礽特意繞了一個圈子,說是讓李星晚跟皇後匯報,如此把事情控制在後宮和宗室的範圍內。

出乎意料的是,沒有一個禦史站出來說這不合規矩。

禦史台:開玩笑,她那天那麽兇,你看不到嗎?我們雖然頭鐵但是不想找死啊!

文人嘛,有時候還是拿這些武夫沒有辦法。

至於胤礽那麽多兄弟為何要叫李星晚去呢,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李星晚很行,第二……

地上擺放著巨大的地圖,前來匯報的將軍在旁邊跪好。

胤礽在旁邊盤腿坐下,指著蒙古方向道:“都說說吧,怎麽打?”

準噶爾汗國卷土重來,已經行至喀爾喀蒙古,能打的人都得出來想辦法,更何況如今老爺子雖然在暢春園養老但是誰知道能不能真正安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