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火苗

當鹹安宮的大門打開那一刻,對於太子來說恍如隔世,紅色的宮墻刺眼到他需要擡手遮住眼睛。

門口的看守原本都是大阿哥胤禔的人,在四阿哥胤禛揭發大阿哥隱瞞不報之後,外面的人已經換成了包衣驍騎營的人。

換人之後,太子在鹹安宮中的待遇便漸漸恢復到普通水平,雖然他並不在意,但是那些待遇好歹能改善他手下奴才的生活環境。

胤礽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太子,最狼狽的時候也不過是在乾清宮中因為瑣事被皇阿瑪訓斥,可是那種父子之間的訓斥,康熙是不會叫外人知道的。

這是第一次,胤礽體會到了人走茶涼是什麽感受,或許不叫老大看守他,他還不會深刻意識到這個問題。

除了老大之外的任何人得到看守廢太子的差事都是絕對不敢放縱手下虐待欺辱太子的奴才。

即使是被廢的太子,那也是曾經的儲君,太子的黨派還沒完全散,他的太子妃依然保留太子妃的頭銜,兒子也依舊是皇上最寵愛的皇孫。

可是老大胤禔敢做這件事,或許有人對於太子的奴才被虐待這件事是體會不到實際感受的,冷漠者甚至會道,不過是奴才而已,又沒有對太子做什麽。

可是宮裏面長大的孩子懂得這都是什麽意思。

是胤礽不能坐在房間裏,必須站在院子裏,看著貼身伺候自己的熟悉面孔被那些人毆打,他們按住腦袋用力磕在地上,嘴巴也要堵住,因為宮中不得隨意喧嘩。

有甚者發現了奴才中有幾位對胤礽的忠心選超他人,他們會特意把這幾個挑出來,叫他們跪在他面前,不堵住嘴,叫他親眼看著這些忠心的人被拳腳加身。

忠心的奴才被虐待對於胤礽來說是更大的沖擊,因為這些人不願意開口求饒只能是咬緊牙關忍住,更不願意自己忠心太子殿下在自己面前被如此羞辱。

胤礽深刻的明白自己是砧板上的魚,他甚至開始思考,叫一向和自己不和的大哥來看守自己,這是不是皇阿瑪自己不放便親自出面羞辱他,所以才拐了一個彎兒叫大哥來做。

邁出鹹安宮的那一刻,胤礽看到了自己的太子妃帶著他的兒女站在門口迎接。

太子妃瘦弱了很多,眼眶都凹下去去了。

弘皙也精幹不少,已經是個穩重的少年人了。

他擡起頭,看著這四四方方的天兒,他什麽都做不了卻能出來,重新被立為太子,這是一個信號。

從此刻開始,他能不能做好一個太子已經不再重要了,重要的是皇阿瑪想要他發揮的是什麽作用。

可是胤礽心中下定決心,他絕不會成為用過就丟的工具!

朝野上下幾乎所有人都對太子的恢復位置抱著樂觀的態度,他們覺得從古至今從未有被廢之後又再次復立的太子,可是本朝有了,再如何也就是這樣了。

不會更離譜的。

可是只有懷揣著野心的皇子們才明白,太子的位置原來全都在皇阿瑪一念之間啊!

曾經太子用多年時間壘起的壁壘就此被打破,皇子們已經能夠用審視的眼光看待這位太子殿下了。

太子似乎是和老八胤禩有天生相克,太子被廢,老八就迅速崛起,老八被打擊,太子就被復立。

如今太子出來,胤禩卻是被打擊到了。

胤禩幾乎是流著眼淚不敢相信皇阿瑪竟能如此批判他,他發出不甘的聲音,“為什麽!”

胤禟坐在他對面嘴巴開開合合,到底是閉上,他也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八哥,說什麽都是徒勞。

漢語言博大精深,其中帶有侮辱意味的詞匯眾多,罵人的時候帶出來的市井臟話更是數不勝數。

大部分分為兩種,一種是羞辱本人的,一種是羞辱母親的。

也不知道是何時形成這樣的一種文化,罵人親娘,那就是不共戴天,每年京兆府伊都要接收幾個因為罵人親娘而導致的流血事件。

胤禩更加悲催,他是被父親罵了親娘,指著鼻子在大殿之上,眾多大臣面前羞辱他,他如何能夠釋懷啊。

回府之後胤禩就病了一場,他身子骨不算強健,每逢換季都容易惹上病,如今正是換季的時候,加上每日忙碌,他又受到了來自父親的精神打擊,直接就一病不起。

與他有相同境遇的是在宮中的良嬪,被罵的胤禩,可是被當作羞辱他的工具的是良嬪啊!

延禧宮後殿最大的屋子是屬於良嬪的,伺候的宮女小鵲捧著食盒進去,她小心的探頭叫良嬪。

“主子,晚膳取回來了。”

良嬪紅著眼睛從裏間出來,拍著胸口緩解疼痛。

小鵲有些擔心,不忍的問道:“主子,要不咱們叫太醫吧。”

良嬪擺擺手,“不妨事,你先下去吧。”

小鵲欲言又止,最後只好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