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眼疾手快

皇帝的日常是什麽樣的呢?

康熙一天是這樣,一大早先是點起床洗漱,因著昨日沒進後宮是他自己在乾清宮歇息的。

所以可以晚起一刻鐘,畢竟上朝的地方就近了,但是康熙並沒有睡懶覺,反倒是利用這一刻鐘看了一會水利的書籍。

早起不過是一樣白粥並四五樣小菜加上兩種糕點,均是清淡的口味,墊墊肚子便是,早朝之後回來才是真正用膳的時候。

朝堂上一如既往事務繁多,他先是問詢了幾樣事的進度,又關心了一下上月剛剛致仕的幾個老臣,口頭嘉獎並著內務府送些補品過去。

有大學士站出來陳述尼布楚等地遷民之問題,又提出土地方案,康熙一一聽來日後略一思考便選出一老練之臣去處理。

隨後便囑咐注意百姓歸化等事,另有沙俄遺民一應待遇皆比對貴州等山中民族出山待遇,分發土地,教導漢文官話等等。

“百姓才是重中之重,絕不可輕忽,若有沙俄遺民或是其他民族之人科舉出仕,考官當一一上報,多加扶持,日後可去他地為官。”

“是!”

太子上前講了今年科舉考試的準備,並將歷年考題呈上,詢問今年是否有變。

太子神色嚴肅道:“近幾天國土擴張,海貿繁盛,商人湧現極多,不少土地空置,不知今年是否要以此為範圍。”

其實每年各地的考題雖然是由考官來擬定,但是通常情況下,康熙會給一個大致範圍,例如某年是流民安置、亦或者藩國外交等等。

康熙瞧了一眼太子,琢磨一會,然後道:“你寫份折子,劃定幾個範圍,回頭呈上來給朕看看。”

太子懂了,皇阿瑪這是要他寫幾個方案出來並且還得陳述出為什麽選擇這個主題,之後皇阿瑪再根據自己的想法從中選擇一個作為考題範圍。

太子拱手應了,這點事他早就做慣了,施施然退了回去。

胤禔看了不禁有些嫉妒,皇阿瑪也太偏心了,本來太子在山東賑災之後就頗為名望,皇阿瑪竟然還將科舉之事交給了太子,那豈不是今年的科舉選出來的官員都得承太子的情,先天上就親近東宮。

他一臉不樂意,還好這幾年留起來的胡子遮擋住不少表情,康熙年紀漸大,眼神不是那麽好使,也沒瞧見。

但是離的近的太子可是看見了,心下無語,大哥怎麽年紀越大越單純了,也就是他走光明正大的路線,要是換個黑心的,老大現在不定在哪埋著就。

一下早朝,皇子們都在往外走著,身邊全是著朝服的大臣,黑壓壓一片的官服,從上空看來是一個個的小螞蟻一般往宮外走去,唯獨一身明黃色朝服的太子截然相反,向著宮內走去。

胤禔不知道怎麽的突然回頭看了一眼,他心想,太子的背影竟然同皇阿瑪的及其相似。

本朝初定之時,皇太子自然是個新鮮東西,服飾規制也是重新擬定的,當時參與的有索額圖,自然是變著法子的給自己效忠的小太子增光添彩,所以太子的很多衣裳同皇上的衣裳是極其相似的,規制相差無幾。

胤禔眼神定定的看著太子的背影,每到這種時刻,他便覺得分外的不公平,不過是投胎投的好罷了。

八阿哥胤禩跟他一起走突然見大哥回頭,便忍不住疑惑問道:“大哥?”

胤禔回過頭,“八弟,你信命嗎?”

老八胤禩莫名其妙,但是他素來是個心思靈敏的人,不過略一思考便明白大哥已有所指。

他不明說什麽,只是笑的溫和,故作無知道:“大哥也想信佛嗎?四哥倒是挺喜歡念佛的,改日過去問問他。”

胤禔側眼打量了這個弟弟一下,便敷衍道:“還是算了,老四那個性子太較真,不願意同他打交道。”

胤禩笑笑沒再說什麽,他站在原地等著十四弟追過來,兄弟兩個一同出宮。

馬車行駛在青石路上,不遠處就是跟胤禩離的極近的定郡王府,那就是胤禟的府邸。

還不能出宮建府的十四弟胤禎喋喋不休的講著最近皇阿瑪對他的看重,神色傲然的對西郊大營頗為意動。

胤禩撩開簾子,往外看去,出了紫禁城,京城的上空仿佛就失去了哪一種味道,他們這些從小長在紫禁城的皇子,即使紫禁城住起來不夠舒適,但是那到底是熟悉的地方,搬出來也總有不適應的地方。

他突然開口打斷十四胤禎的歡快暢想,突兀的問道:“十四弟,你信命嗎?”

十四胤禎一頭霧水,他摸摸後腦勺,“信命,信什麽命?”

胤禩放下簾子,馬車內光線不多,他的臉龐隱沒在昏暗中,瞧不清神情。

如果天命注定,那他就不應該廢寢忘食的讀書,不該春夏不惰的習武,不該撐著笑容禮賢下士,有時候還要做出一副乖順子侄的樣子,他就該安分守己被皇阿瑪忽視,成為一個透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