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出發

廣東距京城足足有四千八百裏,即使是八百裏加急的公文也需要走足足六天之久,普通百姓從京城到廣東至少需要三個月,若是走官方驛道速度會快一些,公家馬車最快能在六十天左右到達。

路程遙遠,準備的東西自然就多,更何況皇上不僅是要胤禟前去剿水寇,更要他整頓水師,如此一來在廣東至少要待上三四年,東西自然要準備齊全。

李星晚將收拾行李的事情交給了錦繡和秦福。

他倆一個是她信任的侍女,另一個名為胤禟的貼身太監,實際上跟著她的時候更多,兩個人都是細心的人,這種事情交給他們正好。

她仔細想了想,胤禟說在廣東至少要待幾年,她就不得不好好考慮京中的事情。

她先清理了一下府內庫房的東西,有些綢緞都是時興的樣式,這些東西自然帶不走。

這種綢緞,兩年之內若是用不掉,日後不僅是花樣過時了,就連顏色也會暗淡許多,畢竟如今不是化學染料,純植物的染料即使能保存好,顏色也會逐漸褪去。

她將這些收拾出來,找出一份名單,原本被皇上劃分到胤禟名下的佐領。

她特意找出那些效忠定郡王府的,派人叫他們家眷過來,給她們分了些東西,又親切詢問家中可有困難。

有那輕浮不知事的也要敲打一下,免得他們不在京城了,這些人再摻和進什麽事情中去,平白惹了麻煩。

另外這裏面還有兩家的兒子是要跟著他們一起去廣東的,還有原本王府裏養的門客,雖然胤禟不愛養這些人,但是他是堂堂王爺又手握實權,自然需要一些人幫他處理文書,自己是處理不完的。

李星晚得提前將這些人安頓好,那些事留在京城的,那些是跟著他們一去廣東的,都有不同的叮囑。

處理完府裏的這些事情,她還要接待嫂子們。

朝堂上詭異的氣氛使得皇子的福晉們都不大敢輕易出門,她也是有些日子沒見到嫂子們了,要不是她和小禟即將出發去廣東恐怕也沒有好的理由相見。

皇子們之間氣氛隨著皇上、太子和大阿哥之間的那些試探變得緊繃,想要像從前那樣皇子和福晉們一同出席玩玩鬧鬧的恐怕有些不大可能。

胤禟便自己單獨出去跟兄弟們分開喝酒全當告別了,李星晚則是在府裏面備好席面請妯娌們過來吃酒。

李星晚吩咐丫鬟梳了一個流蘇旗頭,戴著累絲點翠海棠花釵,耳上是一對圓潤飽滿的珍珠耳墜。臉若朝霞,眉如遠山,一雙眼睛熠熠生輝,看上去如未出閣之前一樣,叫人忍不住心生羨慕。

五福晉便眼含艷羨,指著李星晚頭上的海棠花釵道:“這是宜妃娘娘賜下的吧。”

五福晉進門比李星晚早幾年,因不得五阿哥待見,便想著討好宜妃好叫五阿哥看在他額娘的面子上對她好些,直到後來認清了現實才不再想著討好宜妃。

就算宜妃說話有什麽用呢,五阿哥不喜歡她就是不喜歡她,總不可能壓著五阿哥進她屋子去。

不過因著那段日子,她也算是對翊坤宮的事情很了解,自然就認出這釵子是宜妃的,點翠首飾珍貴,這只是海棠花的樣式又格外特別,她便記住了。

此刻五福晉一說來叫大家忍不住去瞧李星晚的頭上。

大福晉仔細瞧瞧,笑道:“看來還是宜妃娘疼你,這樣好的東西就給你了,我可是聽說你和九弟每次去翊坤宮就沒有空手回來的時候。”

李星晚紅了臉頰,不動聲色看了一眼五嫂,瞧她面上並沒有什麽不滿,這才答道:“是我們夫妻這次出京,要在外待好久,額娘心疼我跟著九爺奔波,這才賜下來的。”

五福晉神色倒是極為恬淡並不覺得宜妃偏心李星晚有什麽不對,他們府裏面瓜爾佳氏一家獨大,她這個嫡福晉也比不過她,宜妃瞧見心煩,又深知其中症結,並不願意插手。

雖然對五福晉不太熱絡,但是同時的,宜妃也沒見到對五阿哥多麽熱乎,每次去請安關懷幾句就是了,要是給了五阿哥東西必定也會給五福晉另一樣的東西。

人家可是四妃之一,高高在上的人,做婆婆能做到這樣,五福晉已經很滿足了,何況李星晚性格好又愛玩鬧,她也喜歡這樣的人,並不嫉妒。

席間福晉們聊的熱絡,最安全的話題莫過於孩子,可是他們之中有孩子的占少數,許多都是沒有孩子的,不過年輕的幾個聽著嫂子們講也是有意思。

今日到場的只有大福晉、三福晉、四福晉、五福晉、七福晉、八福晉、十福晉、十二福晉、十三福晉、十四福晉。

十三和十四的福晉年紀都很小,不過才十四歲,李星晚特意叫廚房準備了些甜口的菜肴,還有玫瑰露給她們喝,當她們倆是小孩子一樣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