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真他娘是個人才!

除了佟貴妃之外,其余妃位上的人,合稱為惠宜榮德四妃,這不是奴才們私下排的序,這是皇上大封六宮的時候下旨的順序,也說明這是在康熙心裏的排位。

論起資歷,榮妃資歷最深,甚至是在仁孝皇後赫舍裏氏與康熙大婚之前就已經進宮,康熙六年生下的皇子承瑞是康熙的的一個兒子,可惜沒能長大。

榮妃資歷雖深但是運氣不好,共誕下五子一女,分別是康熙六年的皇長子承瑞,康熙十年的皇子賽因察渾,康熙十二年皇三女榮憲公主,康子十三年皇子長華,康熙十四年的皇子長生,和康熙十六年的三阿哥胤祉,只有胤祉活到成年,其余四子全部夭折了。

能在數十年裏連續產子,足以說明她當時有多受寵愛,同時也說明了她運氣實在不好。

與康熙有著三十余年的陪伴和五子一女,這樣的資歷和這樣的情分,但是在大封後宮時候卻被資歷遠遠遜於她的宜妃壓在下面,這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可是自從胤祉出生後一切都在變好,這個兒子聰明又健康,一看就能夠長大。

也確實如同榮妃所期盼的那樣,胤祉在諸皇子中功課做的尤其好,滿文做的極好,漢文學的更好,騎射不輸大阿哥胤禔,甚至略勝一籌,射狼殺虎不在話下。

胤祉的聰明在於書本知識學的好,自己也愛作詩寫賦,文武皆是皇子中數一數二的。

可他也有缺點,甚至是致命的,他的笨拙在於,琢磨不透朝堂的那些溝溝壑壑,看不清人心的晦澀陰暗。

一個皇子最重要的是功課嗎,也許是,但是要加上一個限定詞,成婚前。

成婚前就是兒子,功課做的好就會得到父親的贊賞。

成婚後就是兒臣,功課做的再好不及在朝堂發揮作用。

榮妃沉淪宮廷幾十年,深知以兒子的個性無法在朝堂上一展宏圖與其他皇子爭鋒,所以才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聽皇阿瑪的話,聽太子的話,不要自己胡亂做主。

胤祉倒是也聽話,跟著太子的腳步,亦步亦趨的追隨。

從榮妃在後宮的待遇以及胤祉受到的皇阿瑪重視來看,這一步沒有走錯。

雖然榮妃的人生起起伏伏,但是從近十幾年來看,能叫她丟面子的事情幾乎沒有。

而今日太後的訓斥可是叫她丟了人。

宮中的妃位以上,都是相處二十年以上的老朋友了,誰不知道誰啊,榮妃在離開寧壽宮的時候都能感受到那群賤人看好戲的眼光了。

怒不可遏的榮妃將自己的受屈歸結在三福晉的欺騙上。

鐘粹宮大門緊閉,裏面居住的一些嬪位和小貴人小答應等紛紛關閉房門,不敢去探聽正殿那邊的動靜。

宜妃、德妃她們可以肆無忌憚的看熱鬧,可是她們這些在榮妃這位一宮主位手下過活的小人物可沒膽子去看主位娘娘的熱鬧。

砰的一聲,花瓶碎裂,這是山西進貢的黃釉瓶。

榮妃怒氣沖沖的指著三福晉,“好啊,你竟然敢拿本宮當筏子使,什麽謊話都敢瞎編。”

三福晉臉色蒼白的跪在地上,神情慌亂,連忙解釋道:“額娘,你聽兒媳解釋。”

“解釋?有什麽好解釋,你不是說老九家的看不起胤祉,諷刺你們窮酸,若非你如此胡編亂造,本宮怎麽會在寧壽宮出言。”

以榮妃謹慎的個性,就算知道兒媳和妯娌有爭端,也不會去管,反而會叫兒媳息事寧人,不要太過招惹人注意。

可是三福晉說的是老九福晉瞧不起胤祉,諷刺她們窮酸,榮妃這怎麽受得了。

胤祉就是榮妃的大半條命,唯一活到成年的兒子,後半生的唯一指望。

在寧壽宮門口的時候,本來榮妃是很敵視宜妃婆媳的,覺得她們婆媳倆矯揉做作,用自己的表演欺騙的太後信任,可是宜妃竟然湊過來講明了真相。

“榮妃姐姐,這話不該妹妹來說的。三福晉因為自己娘家堂妹沒能指給老九,心懷不忿,總是對老九媳婦橫眉豎眼的,您回去可得好好教導教導,都是妯娌可不能這般欺負人啊。”

榮妃明白宜妃怎麽也不可能在這種事情上撒謊。

回到鐘粹宮後一質問,果不其然,三福晉竟然真的是在撒謊欺騙於她。

榮妃氣的手指都在發抖,咬著牙齒恨聲道:“好你個董鄂玉華,本宮真是看錯了,不指望你給胤祉幫什麽忙,可你竟然還能做出拖後腿的事情。”

“本宮真是後悔叫胤祉娶了你,你一顆心全是惦記你娘家了,渾然不顧我們娘倆了不是?”

“攤上你這麽一個媳婦,真是本宮上輩子造了什麽孽!”

榮妃越罵越生氣,恨不能手撕了兒媳婦。

婆婆跟兒媳婦的關系本來就微妙,三福晉膽大包天欺瞞婆婆給她出氣,在榮妃心裏可比犯了天條還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