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摳門精上線

南巡這件事是由康熙發起的,這是一項具有重大意義的政治活動。

從京城到江南,一路分陸路和水路,隨行人員足有兩千余人,花費甚巨。

而這筆銀子是絕對沒法從國庫拿出來,幾十萬兩銀子的花銷,國庫雖然能拿出來,但是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相比於幾十萬銀子作為軍費送去北邊,皇帝出行遊玩花了幾十萬銀子可就是天大的醜聞。

以當前的消費水平,一個長工一年能夠賺到八兩銀子,這是在江南等地的價格。

而在東北人煙稀少的地方,一個長工一年做工最多也不過能賺到十到十二兩銀子,已經足夠養活一家六七口人。

這就意味著康熙南巡兩個月的花費足夠三十萬普通民眾生活一年的,這是何等的差距啊。

即使所有人都明白康熙南巡不是為了玩的,政治安排才是主要目的,但是百姓可不會管有什麽目的,只會看表象。

這也就是曹李孫三家能夠接駕數次的重要原因了,康熙需要一個錢袋子來給他掏銀子。

李煦自己當然拿不出那麽多的銀子,李家也絕對沒有能力拿出這些錢,拿出一次都要將整個李家搜刮的連根草都不剩,更何況康熙南巡這麽多次呢。

但是康熙能夠把接駕的事情交給他,自然也是因為這其中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間。

李煦手上拿著織造、鹽稅、關稅三個差事,這三個差事全都是最好貪汙的地方,油水最多,是人人艷羨的好差事。

李家經營多年,財富自然不少,但是富裕和實實在在的現銀還是有區別的,多少人家富貴之極,手裏拿著無數珍寶,任意一件都是價值連城,但是偏偏缺少現銀。

而南巡路上的所有花費,從糧食到路費,以及在陸地上的吃住都是極大的花銷,萬萬不可能讓皇帝顯的寒酸。

皇帝若是顯的寒酸,那南巡的目的就大打折扣了。

李煦先是以鹽引和織造名額為由像江南各商戶要求獻金。

鹽引本就要花錢購買,而李煦做的就是在此之上要求鹽商和布商購買進入場地的資格,以此得到大量現銀。

因為不能做的太過分,所以這部分收入實際上是填不上南巡的所有虧空的。

而缺的那部分自然只能由李煦自己補上了,還好康熙也算懂得體恤,不是一味壓榨自己的心腹。

他默認李煦在織造和鹽稅領域的貪汙,以填補李家兩次接駕的虧空。

但是如今又是第三次接駕,因前兩次南巡,李煦早就使出了所有的手段聚斂財富,而這第三次,真的難以拿出銀子了,畢竟鹽政上再有錢,也不是沒有節制的。

若是康熙南巡時間拉的間隔久一些還好說,能夠緩過來,可難就難在,南巡太過密集,前兩次南巡已經掏空了織造上的錢,經過了李煦多年經營才緩過來一些,把賬面填平了。

還好康熙恰在此時開放了國庫哦,允許朝臣向國庫借銀,李煦也松了一口氣,從國庫借了二十萬兩銀子來應急。

他還多長了一個心眼,拉著自己的妹夫也就是江寧織造曹寅和杭州織造孫文成共同向國庫借銀,萬一後面出了什麽事,這人一多起來分量可就不一樣了。

而後續這個錢嘛,自然只能靠李煦在差事上抽出的錢去還國庫了,這大概又要十幾年的去填平。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

京城的皇子們早就對南巡充滿期待,九阿哥胤禟更是激動的不行。

因著上次巡視塞外之時,皇阿瑪一時興起,遞給他兩只短箭,而他用那兩支短箭射殺了一支幼虎,得到了皇阿瑪的肯定,這才能在這次南巡拿下一個名額。

皇宮中北五所裏,最東邊兩座連著的四合院就是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的住處。

一個介於少年和青年之間的男子正在院子裏到處翻找,滿院子堆滿了打開的箱子,一群小太監撅著屁股翻箱子。

男子嘴裏還嘟囔著什麽匕首箭支什麽的的,冷不丁一轉頭看見門口進來一個人,立刻說道:“老十,你去哪了,我這正忙著瞧東西呢你快過來瞧瞧。”

這男子就是九阿哥胤禟,他興沖沖的叫來十阿哥胤俄,兩兄弟因為年紀最相近,向來感情好,連院子都是挨著的。

這次能夠一起去南巡,可不就整天待在一塊,凈想著帶什麽東西。

胤俄摸摸了腦門,有些不好意思,“九哥,我這不是聽說你有別的事嗎?就想著過幾天再過來。”

“我除了去南巡還有什麽事啊?”胤禟皺著眉毛,一頭霧水,實在想不起來自己還有什麽別的事情。

難道是上書房的師傅留了什麽功課,還是皇瑪嬤有什麽吩咐?

胤俄一噎,“就那個,那個……”支支吾吾好一會也不好意思說出什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