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機械復合弓(第2/3頁)

這麽說吧,如果這兩個其中一個將來當了皇帝,那麽她一定會落個不得好死的下場!

不僅是她,甚至包括她的孩子們,也都會被一一清算。

所以……

李月辰眯著眼睛看著手裏的紙條陷入了沉思。

沉默幾秒鐘之後,她將手中的紙條揉成一團,準確的扔進了面前不遠處的炭火盆裏面。

雖然她跟這兩個哥哥無冤無仇,但定然是要堅定的站在老媽身後支持她的。

這條消息是去年年底的,而到現在為止,老爹都沒做出什麽特別的反應,那麽他的態度也很明顯了。

只要能保住這兩個兒子一條命夠了,至於其他的,隨便吧!

其實這麽做也是為了皇室的穩定,就算是他,也不能允許庶子威脅到嫡子的地位。

……

二月十五的報紙上,並沒有發布任何關於杞王的事情,只是對天後率領百官去奉先寺主持開光儀式大肆報道了一番。

值得一提的就是,這個時代剛剛開鑿完成的盧舍那大佛看起來比未來要更加宏偉華麗的多。

當天,天後率領百官過來的時候,奉先寺的住持和尚帶著一眾弟子在門外迎接。

這老和尚有點胖乎乎的,笑起來顯得慈眉善目的。

開光儀式完成之後,武則天又跟這老和尚叮囑了幾句,大概就是說好好幹,不要辜負本宮期望等等之類的。

老和尚也連忙恭敬的答應下來。

值得一提是,這個時期的和尚還不自稱“貧僧”,而是“貧道”。

當然這並非是學習道士的自稱,道這個字,本身的含義就多種多樣。

所以說別人稱呼牛逼的和尚一般都說“得道高僧”而不是“得佛高僧”。

不過這一期的報紙引發討論的並不是這件事情,而是王勃的《滕王閣序》。

這篇文章隨著報紙的發布得到了大量文人的追捧,同時在聽說王勃去世的消息之後,不少人都自發的對他悼念了一番。

尤其是負責叫賣報紙的孩子路過酒肆,有人買到報紙之後,當即便將手中的酒灑在了地上。

甚至還有人感覺悲從心來,居然當場哭泣起來。

……

而此時的李月辰,卻已經跑到了邙山的高爐實驗場,去看看他們最近的成效如何。

負責帶頭的幾個工匠眉開眼笑的行禮過後,便迫不及待的說了起來。

通過最近這段時間的實驗,其中有兩個高爐已經能夠穩定的生產出高品質的鋼鐵。

雖然這品質在李月辰看來也就那樣,但確實是比原來強多了。

加下來只要再建一批高爐,就能夠源源不斷的產生高品質的鋼鐵了。

對於這個,李月辰卻輕輕搖了搖頭。

這可不僅僅是高爐的問題,還需要鐵礦的產量同樣跟著提高才行。

如今這個時代,只能開采一些露天或者半露天的鐵礦,還沒有辦法進行深度的開采工作。

李月辰輕輕搖了搖頭,對工匠們微微笑了笑:“想法是好的,不過……道阻且長啊。”

聽到這句話,工匠們面面相覷,不知道這位公主到底指的是哪方面。

不過他們也沒有過多糾結這個問題,其中一名工匠繼續道:“殿下上回讓我等嘗試的新材料,也做出來了。”

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一塊十斤上下的鋼錠。

李月辰接過來在手裏略微掂了掂,這就是錳鋼嗎?到底有沒有達到未來的那種標準還真不少說。

“具體情況如何?”

“回殿下,硬度很高,不管是拿來打造兵器或者盔甲都是上好的材料……只是加工起來太過繁瑣,需要更多人手……”

李月辰點點頭:“你們繼續嘗試,各種材料的配比多試試,看能不能繼續提高。”

“是!”

這件事情還是值得開心的,錳鋼應該比同時代的鋼鐵都要好的多,如果以後產量提高了,可以運用在各種不同的行業。

再加上這個時期金屬制品基本都是朝廷官營,應該能夠給皇室帶來極其可觀的收入。

想了想之後,李月辰下了決定:“那這邊再多起幾台高爐,我給你們一個新配方,嘗試一下看看能否燒制出水泥,就是一種灰色的粉末……”

“是!”工匠們答應一聲。

交代完了水泥配方讓他們記下,李月辰起身上馬,回到了皇宮。

如今的李月辰已經很少乘坐馬車出行了,大多數時候還是以自己騎馬為主。

不過這麽一來,福來以及負責保護她的監門衛也就必須騎馬了。

所以為了方便一點,李月辰將自己的保鏢從六十人又減少到了二十人。

老爹對此也沒有說啥,畢竟按照劉仁軌的說法,現如今公主的實力哪怕放在最精銳的軍隊之中也是數一數二的高手了,自保能力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