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禦道三千,可近大道否?(第2/3頁)

石驢復述著關於萬壽道人的一切訊息,其中多數是楊獄本就知曉的,但也有一些,他也並未聽聞過……

“你說,那萬壽道人的肉身已有幾分萬劫不磨之意?”

楊獄眸光微凝:“有幾分……”

凡人求長生久視,仙佛求萬劫不磨。

萬劫不磨境乃是無數仙佛追尋不可得之境界,諸劫至今,唯一可能有此境界的,只有帝因一人。

但迫近此境者,卻未必沒有。

只是……

“未超邁六司,也能修成幾分萬劫不磨?”

楊獄有些懷疑這頭石驢所說信息的準確性,當然,比之萬壽道人,他對這頭老爺子留下來的石驢更有興趣。

三百余年間,其靈慧日增,到得如今,雖仍顯木訥,但比之之前卻又好了太多。

甚至時不時會蹦出一些遠古秘辛來……

“六司,道之極。固有高下,本質卻無不同。萬壽道人之本質不比四禦三清弱,三清四禦之本質,也不必你如今更高貴!”

石驢回答。

“哦?”

楊獄不置可否,只是將那石驢捏在指間,饒有興趣的打量著:“你上次蹦達出來,是被劫運所吸引,這次呢?”

以他如今的修持境界,這世上絕大多數的靈寶已無法遮掩其法眼。

可這頭石驢卻是例外。

其非生非死,非虛非實,不是靈寶、仙寶、道寶,也不具備先天劫寶之特質。

卻偏偏無法完全看穿。

只能隱隱間察覺到其似具備真言的氣息。

“地書!”

石驢回答,沒有任何隱瞞。

“相傳,天、地、冥三書,皆由真言為核心,諸般道韻法理交織,與道合真,故而,諸劫不滅……”

楊獄似乎猜到些什麽:“你與地書有什麽幹系?”

“殘書一頁。”

石驢回答。

“地書殘頁嗎?”

楊獄無甚意外,有了答案也懶得問詢,隨手將其收入袖袍之中。

以他今時今日之修持,真正的地書在手或許還有些效用,一頁殘書,著實無甚用處。

就比如朱鬣的那口斬仙白葫。

嗡—微風徐徐間,楊獄闔眸入定。

心海之中,混沌氣機交織流轉,隱可見一口赤色葫蘆滴溜溜轉動不停,在抗拒混沌籠罩,極力掙紮著。

【混沌天】

【三寶玉如意、八卦煉丹爐、誅仙劍……斬道葫蘆、人仙武道、靈相、乾剛練氣術。……】

溫養混沌天,以此為憑依,拓印諸般道韻!

這是楊獄欲行之道,三百余年間漸有心得。

混沌者,萬物生前,萬物終後,生滅之間,便是其道之修持。

這是三百余年間,他自三清二老遺留的道韻中參悟出來的道路。

三清、四禦、五老之道盡在其內。

楊獄不知道此道是否真個最為契合自己,也非他野望太重,而是此道之修持,在當世,乃是最為契合的道路。

大道動蕩,三千道韻應化而顯,這是亙古未有之事,是劫,也未必不是運。

“劫運總是相關,大劫未必就不是大運……”

平靜的心海中泛起些微漣漪,楊獄推演著拓印斬道葫蘆的同時,亦不禁升起一絲野望來。

帝因,九劫道之豐碑,無數神佛心中不可逾越的道之終極。

甚至可能是諸劫至今唯一跨入萬劫不磨境界的無上存在。

他是無數成道主心頭不可撼動的巨嶽神山,帶給楊獄的壓力同樣是無與倫比。

“禦道三千且合之,可近大道否?可斬,帝因否?!”

念頭升起又自歸於無,楊獄一念諸分,推動混沌天拓印諸般道韻甚至消融的同時,也在推演著關於武道的前路。

數千年來,他從未放棄過推演武道前路,然而,開道之難,不遜於成道六司。

縱然是如今之楊獄,也覺困難重重。

“仙佛之道,在於外!從十都始,諸般神通皆來自於天地大道,一以貫之,直至成就六司……”

“人仙武道,在於內!從換血開始,走的就是開辟自身之道路,一以貫之,至人仙四步,神軀成就,道盡……”

“換血十三,築基六關,武聖人仙,百竅神藏,三寶合一……”

“天地無窮,人卻有窮!欲要貫通諸界,需要何等可怖的血氣?”

諸般於心海中翻飛,甚至飄忽於外。

一朝成道,念動皆為大神通,他的心念甚至可以跨越虛無,化為實質,降臨在武道長河之上。

數千年來,隨著他的名聲越來越大,尤其是截教建立之後,寰宇諸界不知多少人開始修行、兼修武道。

直至如今,這條長河比之最初,寬廣了何止萬倍之多?

浪潮洶湧間,是不計其數的武聖。

但,人仙仍然寥寥。